摘要: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珲春市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精品工程”为引领,深度融合《中国审判》杂志的专栏特色,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司法宣传成果。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珲春市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精品工程”为引领,深度融合《中国审判》杂志的专栏特色,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司法宣传成果。
9月25日,2025年《中国审判》杂志社司法宣传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表彰了年度先进集体与个人。珲春法院被人民法院出版社评为“《中国审判》杂志社2025年度司法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这份荣誉是对珲春法院创新司法宣传、深化普法工作成果的高度认可。
创新工作机制
夯实精品工程基础
珲春法院着力构建“党组统筹、双向互动、部门协同”的精品内容生产机制,形成了全院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方面,研究室主动下沉审判一线,定期走访各业务庭室,从庭审现场、执行过程等环节系统挖掘鲜活素材;另一方面,各业务部门也积极发挥主动性,及时将审判实践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创新做法和亮点经验整理报送,实现信息双向畅通、资源高效整合。
在这一机制下,研究室与各审判执行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通过定期会商、联合策划等方式,确保一线司法实践能够快速转化为高质量的法治宣传产品。2025年以来,全院持续挖掘并积累起涵盖刑事、民事、行政等多个审判领域的典型案例,真正做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司法宣传工作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
聚焦专栏特色
打造精品内容矩阵
珲春法院紧密结合《中国审判》杂志的定位与需求,系统谋划、精准发力,构建了多层次、高质量的司法宣传内容体系。在理论建设方面,高度重视宪法精神的学习宣传,撰写系列理论文章,《以宪法宣传为帆奋楫法治社会新征程》等被刊发,展现了基层法院在宪法实施中的探索与思考。同时,珲春法院及时总结提炼“跨境电商司法服务优化实践”“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等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吉林珲春法院 奋力打造跨境电商服务“金字招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路径探析》《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吉林珲春国际示范区法庭 助力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通过权威平台得以广泛传播和借鉴,有效提升了司法宣传工作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
推动媒体融合
拓展精品内容传播
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珲春法院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要求,在深耕《中国审判》等权威媒体的同时,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实现法治声音多维传播。
着力打造专业新媒体团队,秉持“有朝气、有情感、有品质”的理念,从田间地头挖素材,向人民群众问需求,先后开设“珲法‘剧’好看”“普法兄弟”等系列特色栏目,累计创作普法短视频580条,粉丝量突破22万,全网播放量突破3亿次;创新运用VR庭审直播技术,单场观看量最高达341万人次。推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微电影《重生》荣获法治中国“三微”活动“精品微电影”奖项,另有16项作品获国家级、省级新媒体荣誉。凭借系统化、立体化的传播体系,珲春法院已形成全域覆盖、精准触达的司法宣传新局面,被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
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珲春法院将进一步加强司法调研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审判、服务大局”的工作导向,充分挖掘审判执行一线的实践“富矿”,持续推进“精品工程”建设,深化“一库一网”应用,结合延边地域与审判特色,围绕审判工作实际形成更加优秀的调研成果,为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基层智慧与实践经验。
来源:珲春市人民法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