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学生同上“信仰如光 青春筑梦”大思政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19:34 1

摘要:9月26日上午,“信仰如光 青春筑梦”2025年盐城市大学生思政课“同频时刻”活动,在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在7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中,通过情景朗诵、微课讲述、情景剧等多种形式,串联起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程,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信仰、追逐梦想

9月26日上午,“信仰如光 青春筑梦”2025年盐城市大学生思政课“同频时刻”活动,在盐城师范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在7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中,通过情景朗诵、微课讲述、情景剧等多种形式,串联起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思政课程,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信仰、追逐梦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卫红,副市长李兰翔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中共盐城市委教育工委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承办。

活动伊始,盐城师范学院学生带来情景朗诵《牧鹤女孩,绿之守护》。两代“守绿人”跨越时空对话,将徐秀娟用生命守护丹顶鹤的故事与当下黄海湿地保护实践相融,6分钟的表演,让“绿色坚守”的信念悄然浸润人心。随后,盐城工学院思政教师以《0.01毫米的青春刻度》开讲,从抗战时期吴运铎用血肉打磨武器精度,到如今师生深耕智能分拣机器人、新能源电池优化,微小零件里的“匠心”,成了科技报国的生动注脚。

紧接着,“盐途传薪火”—“行走的思政课”红色实境教育路线正式发布。12条路线串联起新四军纪念馆、五条岭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与以烈士命名的镇村,每一条都藏着盐阜大地的红色记忆。随后,盐城师范学院思政教师讲述王强老师用生命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的故事,《薪火相传承信仰之光,躬身笃行担青年使命》的微课,让“担当”二字愈发清晰。

非遗如何“活”在当下?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师的《瓷刻里的文化密码》给出答案,以大丰瓷刻传承人为例,展现非遗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之美。“场馆里的思政课”高校场馆结对共建联盟亮相,7所高校分别与新四军纪念馆、黄海湿地博物馆等8个文化场馆结对共建,未来学生可在场馆里听研学体验,让文物“说话”,让育人更加丰富。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师的《华中鲁艺:新四军艺术的摇篮》,讲述了文艺青年以青春报国的故事;新四军纪念馆带来的情景剧《永不逝去的芳华》,再现了新四军女战士王海纹“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热血;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思政教师的《灯芯不灭》,则以奚家凯老师为例,传递医者“提灯筑梦”的精神。

当《守墓人的千封“家”书》视频播放,“中国好人”卞康全走上台,分享卞家三代守护五条岭烈士陵园的故事,“守着烈士,就是守着家”的朴实话语,让观众深受感动。盐城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思政教师的《从榜样力量到大地实践》,又将目光拉到农业报国乡村振兴,展现盐农人端牢“中国饭碗”的努力。

活动高潮处,“铁军魂 盐城红”系列大思政公开课上线发布。80节融合数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的思政课,将在“盐城教育发布”公众号、“我言新闻”客户端陆续上线,为全市学子送上“生动教材”。最后,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唱响《中华民族好儿女》,熟悉的旋律中,活动落下帷幕,而青年学子青春追光的脚步,从这次思政活动中再次启程。

为实现更广泛的育人成效,本次活动通过“智慧盐城”APP进行了现场直播,线上观看人次达到4.6万。对于无法实现调课的学生,各高校将有序组织学生通过直播回放功能进行收看。

“这场思政活动,将新四军革命精神与盐城绿色低碳发展实践交织成生动教材,让我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找到了青春奋斗的坐标。”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王浩告诉记者,当天的思政课让他深切感受到,信仰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扎根大地的实践,青春不是短暂的年华,而是与时代同频的奋斗。“我们要以新四军革命精神为魂,以绿色低碳发展为翼,在‘强国有我’的誓言中,书写属于我们新一代的青春华章。”

驻盐高校主要负责人,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市政府副秘书长方仕德,市委宣传部、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以及盐城师范学院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来源:射阳市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