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以“晋韵华章·产教融合”为主题的微短剧进高校活动在山西师范大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山西省数据局、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晋中市数据局、榆次区人民政府、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承办,晋中市榆次区数字产业园协办,聚焦微短剧产业发展新趋势,搭建高校、政府、
9月25日,以“晋韵华章·产教融合”为主题的微短剧进高校活动在山西师范大学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山西省数据局、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晋中市数据局、榆次区人民政府、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承办,晋中市榆次区数字产业园协办,聚焦微短剧产业发展新趋势,搭建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协同交流平台,旨在推动文化传承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为微短剧产业注入高校智慧,同时丰富戏剧影视学科育人实践路径,吸引了高校师生、行业从业者、政府相关负责人等各界来宾参与。
活动当日来宾们开启校内戏曲博物馆参观之旅。作为山西戏曲文化传承与研究的重要载体,该博物馆设有五大专题展室,馆藏宋金元戏曲砖雕、碑刻拓片、元代神庙戏台模型等珍贵文物,全面展示山西戏曲古建筑与非遗文化成果。参观过程中,专业讲解员结合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戏曲文化内涵,为来宾们带来生动讲解。据介绍,博物馆依托丰富的戏曲文物资源,年均开展10余次“展厅+田野”实地研学活动,构建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体系。此次参观不仅让来宾们沉浸式感受晋韵文化魅力,更为后续微短剧创作挖掘本土文化素材、融入地方特色提供了灵感源泉,呼应了“晋韵华章”的活动主题。
随后,活动进入核心环节——学术沙龙,沙龙在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会议室举行,围绕微短剧产业发展与技术应用展开深度研讨。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王潞伟率先开场,他表示,微短剧作为当下极具活力的文化传播形式,是高校戏剧影视学科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的协同发展。
山西省数据局政策规划处副处长王洋以《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重塑微短剧产业思考》为题,从政策视角解读数据要素与AI技术对微短剧产业的赋能作用,分析当前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方向,为高校与企业把握产业机遇提供政策参考。AI企业代表马骧聚焦技术实践,分享《AIGC技术在视频领域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AIGC技术在视频内容创作、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应用场景,让来宾直观了解前沿技术如何为微短剧创作降本增效。创作者团队代表孟祉萱则从技术原理层面深入,以《AIGC视频:从技术原理到实操落地的全解析》为主题,详细拆解AIGC视频的技术逻辑、制作流程与实操要点,为师生与从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落地路径。
沙龙中,大赛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晋韵华章”主题短视频、微短剧产创大赛活动方案。该大赛旨在搭建微短剧创作实践平台,鼓励高校师生、行业创作者围绕晋韵文化主题开展创作,推动优秀微短剧作品孵化与成果转化,进一步激发产教融合的创作活力。在最后的师生交流环节,现场氛围热烈,师生们结合学习与创作中的困惑积极提问,嘉宾们针对技术应用、选题方向、产业合作等问题逐一解答,思想碰撞间为微短剧创作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此次“晋韵华章·产教融合”微短剧进高校活动,不仅是为“晋韵华章”短视频、微短剧产创大赛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更是推动产业需求与高校对接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搭建了文化传承、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桥梁。活动通过文化浸润、学术研讨与实践引导,既让晋韵文化为微短剧产业注入独特魅力,也让高校成为微短剧产业发展的“人才库”与“创新源”,接下来,“晋韵华章”短视频、微短剧产创大赛还将开启72小时创作挑战,为我省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