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为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9月17日至18日,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邀请部分省、市人大
自贡融媒记者 曾鹏程 实习生 虞黎君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为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9月17日至18日,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开展专题调研,邀请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参加。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工作成效与短板,汇聚人大代表智慧,为全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调研先行:见证成效,深入总结求突破
在实地调研中,调研组一行深入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南湖校区、沿滩区龙湖中学、自贡职业技术学校等多所学校,直观感受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市以入选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阳光工程”,构建起多维度、立体化的工作体系。市区(县)分层建立跨部门联动工作专班,将心理筛查、“童伴之家”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实现“学校—年级—班级”三级体系全覆盖。全市中小学校配备了809名心理健康教师,覆盖率达100%,依托高校与精神卫生中心开展10期培训,加快推进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在资源载体上,我市建成超800平方米的市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还将所有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升级为“馨语小屋”,打造了49个家校社共育基地,234所学校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调研中,多所学校的创新实践让人眼前一亮。蜀光绿盛实验学校构建“3333444”服务体系,通过三个着力点、三个机制、三个落实、三级档案管理、四类课程、四项活动、四支队伍,实现心理服务主动预防。自贡职业技术学校打造“一心六组四模式”,借助线上线下结合的大数据平台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动态监测心理状况,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沿滩区龙湖中学发挥区级研究中心作用,以“四维驱动”模式带动乡镇学校提升辅导技能。
这些实践不仅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日常,更让“阳光心理”理念深入人心,2021年至2024年全市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率连续四年下降6个百分点,相关做法获《教育导报》专题报道,中小学生心理评估干预工作被国家卫健委作为典型推广。
代表建言:汇聚众智,精准建言谋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调研组也敏锐地发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资源失衡、协同滞后、保障不足等问题在代表交流中多次提及,大家普遍认为,城乡教育资源失衡、部门协同衔接不畅、长效机制不够完善等困境,成为制约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但同时也为后续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
调研座谈会上,省、市人大代表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与自身思考,围绕“如何破解瓶颈、推动工作提质”积极建言献策,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金点子”。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靠政策推动,更需要法律护航。”省人大代表黄晓春提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举措与地方立法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制定专项法规,明确政府、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的职能职责,细化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边界,避免 “九龙治水”“责任悬空” 现象。同时,要建立法规落地跟踪机制,定期评估实施效果,确保各项条款从“纸上”落到“实处”,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长期稳定的制度支撑。
“部门协作是破解当前困境的关键。”市人大代表谭友果十分认同立法护航的建议,他提出在落实层面上,需进一步强化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教育、卫健、政法、妇联等部门资源,构建“筛查—干预—转介—跟踪”全链条工作体系,系统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合力。
市人大代表张光敏提出的建议让人眼前一亮。“心理健康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息息相关,二者应深度融合。”她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点内容,在“童伴之家”“未成年人保护点”等阵地进一步强化心理服务功能。同时,推动专门教育学校建设,完善心理问题学生干预矫正体系,将心理健康筛查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排查同步开展,实现“一查多效”,为青少年构建全方位防护网。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市人大代表蒲翠联,扎根基层教育一线,她深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堵点。“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专门的教材,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建议根据我市实际,从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统一编写教材,增强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她的建议引起同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罗尤华、郑跃祥2位市人大代表的共鸣,也纷纷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建议。
“现在网络上传播的内容,特别是短视频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冲击,已经引起一些不好的引导。”罗尤华提出需加强对网络内容监管的建议,同样在郑跃祥的关注中。
“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必须激活家庭参与热情。”郑跃祥指出,当前部分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关注度不足,对孩子在接触网络方面缺乏正确引导,甚至存在“重成绩、轻心理”的误区。他建议,通过加强家校沟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同时,注重强化社会机构建设,搭建家、校、社沟通互动平台,在全社会形成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氛围,构建家、校、社共建、共助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共同筑牢学生心理“防线”。
凝心聚力:锚定目标,护航成长谱新篇
真知灼见引发共鸣,市人大调研组、参会的相关部门单位等纷纷加入。讨论愈加深入,会场的氛围愈加热烈,围绕我市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头脑风暴正在形成。“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针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引导保障机制建设”等一系列务实良言纷纷提出,为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寻发展方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丰富知识、强健体魄、心理健康应同步推进,全面发展。”调研组更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建议,加快出台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行动计划”,把代表提出的立法建议、师资标准、经费保障等内容纳入计划,明确未来工作的目标与路径。应当分工负责、强化联动、明确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全面、协调、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调研组的建议让我们有拨云见日的感觉,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指引。”参会部门单位收获良多,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查找工作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改进工作,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效。
编辑:罗祥瑞
编审:韩钰
来源:自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