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rendForce 最新调查显示,由于消费需求集中在上半年,导致传统下半年旺季表现不佳。市场原本预期 NAND Flash 价格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企稳。然而,HDD 缺货和交期延长促使 CSP 迅速将存储需求转向 QLC 企业级 SSD。订单的急速增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综合
受QLC产品溢出需求推动。
TrendForce 最新调查显示,由于消费需求集中在上半年,导致传统下半年旺季表现不佳。市场原本预期 NAND Flash 价格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企稳。然而,HDD 缺货和交期延长促使 CSP 迅速将存储需求转向 QLC 企业级 SSD。订单的急速增长导致市场波动剧烈。
SanDisk率先宣布涨价10%,而美光则因价格和产能问题暂停报价。这些事件导致供应方的情绪从谨慎转为积极。因此,预计所有类别的NAND Flash合约价将普遍上涨,2025年第四季度平均涨幅将达到5%至10%。
TrendForce 指出,在供给端,上半年的减产去库存措施大幅改善了市场平衡,供应商的库存和价格压力均有所降低。除了少数龙头厂商计划明年扩建新厂外,大多数供应商都将资本支出重点放在向先进制程转移,以提升成本效益。
将产能分配给高利润产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价格竞争并保障利润,从而形成价格支撑层。在产品方面,QLC 的成本优势使其在 SSD 中的应用有所提升。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对海量数据存储的需求不断增长,供应商更加专注于扩大 QLC 的产能。
需求方面,NAND 闪存市场持续遭遇消费活动疲软、OEM 采购放缓以及分销渠道成品库存高企的困境。尽管如此,服务器 OEM 和 CSP 大多在上半年清空了库存。随着 NVIDIA 即将推出的 Blackwell 芯片预计将在 2025 年下半年增加出货量,以及 HDD 的持续短缺,企业级 SSD 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这种情况有助于保持 NAND 闪存整体需求的积极态势。
客户端 SSD
2025年上半年,客户端SSD供应商减产及出货调整,大幅降低库存,有助市场恢复平衡。同时,高性价比的大容量QLC SSD需求持续旺盛,进一步支撑市场。
企业级固态硬盘
由于120TB以上企业级产品需求不断增长,SSD供应商正在重新评估其2026年的订单量。为了应对市场根本性变化,他们也在战略性地增加QLC的产量份额。供应商库存已降至健康水平以下,且随着北美对人工智能和服务器的需求不断增长,2026年的供应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这种情况可能会在2025年第四季度推高价格。
eMMC/UFS
在NAND闪存供应链的利润驱动策略下,SSD的利润率更高,而eMMC和UFS的需求则较为疲软。国际供应商面临来自长江存储和众多中国模组制造商的激烈竞争,这提升了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的议价能力。模组制造商的高库存水平可能导致价格竞争,从而限制价格上涨。然而,为了弥补损失,供应商可能会在2025年第四季度提高eMMC/UFS的价格。
NAND闪存晶圆
在工艺迁移期间,供应商因生产线调整而面临暂时的产出缺口,导致位产量下降。为了弥补前几个季度的损失,他们正在将资源重新分配到高利润率的产品线上,这导致模组厂的晶圆供应进一步紧张。随着企业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持续增长,预计供应紧张的状况将持续下去,从而推高2025年第四季度的晶圆价格。
周一市场消息,由于供应紧张,三星对其DRAM和NAND闪存产品进行了大幅提价,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30%。这也使得三星成为继美光和闪迪之后,最新一家上调内存和闪存产品价格的存储巨头。
消息称,三星DRAM产品的涨价幅度高达30%,NAND闪存产品的涨价幅度在5%-10%。受影响的DRAM产品包括LPDDR4X、LPDDR5和LPDDR5X内存产品,NAND闪存产品包括eMMC和UFC产品。
据悉,三星此次提价的原因是供应紧张,而供应紧张是由于老款产品产量减少以及大型云企业需求增加造成的。目前,三星在DRAM和NAND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32.7%和32.9%。
此前,江波龙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如何看待原厂的大幅提价的问题进行回复。江波龙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四季度存储市场价格将迎来全面上涨。
江波龙表示,根据第三方媒体报道,继美光向渠道通知存储产品即将上涨20%-30%之后,近日三星通知大客户第四季度DRAM类 LPDDR4X、LPDDR5/5X 协议价格预计上涨15%-30%以上,NAND 类 eMMC/UFS 协议价格预计涨幅5%-10%。
根据CFM 闪存市场预测,随着AI 服务器出货规模持续扩大,下半年服务器 NAND 市场备货需求升温,手机新品发布将催生新一轮换机需求,叠加存储晶圆原厂兼顾投入产出比的供应策略影响,四季度存储市场价格将迎来全面上涨。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