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纹枯病对产量影响以及和脱肥的区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7:15 1

摘要: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显著影响产量。根据多地调查数据:

一、玉米纹枯病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纹枯病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显著影响产量。根据多地调查数据:

1. 减产幅度:一般田块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如病株率>30%)减产可达30%-40%。

2. 危害机制:

- 叶片枯死:病斑从叶鞘基部向上蔓延,导致光合作用面积减少。

- 籽粒腐烂:严重时病菌侵入果穗,造成籽粒干瘪或霉变。

- 茎秆腐烂:茎基部受害后支撑力下降,易倒伏并阻碍养分运输。

二、纹枯病与脱肥的差异对比

特征 玉米纹枯病 玉米脱肥

症状表现 - 叶鞘基部水渍状斑→云纹状大斑
- 湿度高时病斑生白霉
- 茎秆腐烂、倒伏 - 叶片均匀褪绿(从叶尖/叶缘开始)
- 无病斑或霉层
- 茎秆正常

发生部位 基部叶鞘→向上蔓延至叶片、果穗 老叶优先黄化,整株均匀褪绿

病原与诱因 立枯丝核菌(真菌),高温高湿(25-30℃、湿度>90%) 氮/磷/钾缺乏,或根系吸收障碍

田间分布 零星至连片,病株周围有菌核残留 全田普遍,与施肥不均相关

防治措施 喷施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 追施尿素、喷施叶面肥

三、快速诊断方法

1. 观察病斑特征:

- 纹枯病:病斑呈云纹状,边缘模糊,伴随白色菌丝。

- 脱肥:叶片均匀褪绿,无病斑或菌丝。

2. 检查茎秆与土壤:

- 纹枯病:茎基部有黑褐色病斑,土壤中可见褐色菌核。

- 脱肥:茎秆无腐烂,土壤中肥料残留少或根系发育不良。

3. 施肥历史分析:

- 脱肥常伴随前期氮肥过量(抑制磷钾吸收)或基肥不足。

四、综合管理建议

1. 纹枯病防控:

- 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如先玉335)、合理密植、清除病残体。

- 药剂防治:病株率3%-5%时喷施5%井冈霉素100-150ml/亩,间隔7-10天再喷1次。

2. 脱肥补救:

- 叶面补肥: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喷施,7天1次。

- 根部追肥:灌水时每亩追施尿素5-10kg,配合氯化钾3-5kg。

五、总结

玉米纹枯病通过病害传播直接破坏植株功能,需药剂干预;脱肥是生理性缺素,需调整施肥策略。田间管理中需结合症状、环境及施肥记录综合判断,避免误诊导致减产。

纹枯病是土传病害,必须使用生物肥料才能抑制住。传统用农药喷施的方法,预防效果有限。

来源:大地丰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