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常州市公安局高标对照公安部《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三年行动计划》《社区警务工作规范》,将派出所主防工作置于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位置,统筹推进全警基础工作与派出所主防体系建设,创新探索新时代派出所主防职能体系“常州路径”,推动主防工作从“落地生根”向“
近年来,常州市公安局高标对照公安部《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三年行动计划》《社区警务工作规范》,将派出所主防工作置于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位置,统筹推进全警基础工作与派出所主防体系建设,创新探索新时代派出所主防职能体系“常州路径”,推动主防工作从“落地生根”向“提质见效”稳步迈进,为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效能注入强劲公安动力。
重塑警务机制 筑牢主防根基
为破解主防工作中机制分工模糊、职权边界不清、部门联动不畅等痛点难题,常州市公安局主动作为、系统谋划,从组织架构、警力保障、数据支撑、标准建设等方面发力,为派出所主防工作夯实根基。
“我们率先统筹情报指挥中心、治安、人口等16个警种部门,组建主防工作专班,明确派出所建设专班与基础管控中心‘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实体化运行模式,实现全警基础工作与主防工作‘一体化推进、扁平化管理’,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协同效能。”常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孔令驹介绍说。
2022年来,常州公安高度重视基层警力保障,先后组织121名机关民警下沉基层,2023、2024年全市招录的396名新警中,365人分配到基层一线,占比92.17%,同时积极推动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通过将新鲜血液注入社区警务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层基础工作质态。
与此同时,各警种部门结合基础工作实际需求,通过“小班制”实操培训、“微课件”视频教学等形式,聚焦业务实操能力提升,搭建社区民警、辅警经验交流平台,选树主防工作优秀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局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进”的浓厚主防工作氛围。
打破数据壁垒 强化主防支撑
为解决信息多头采集、数据重复录入等痛点,常州市公安局以“全警基础工作平台”为核心载体,对散落在各警种、各层级20个平台中的各类要素数据进行统一清洗治理,建成涵盖6大类、202小类的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市基础数据“统一扎口治理、统一任务执行、统一质态评估”,彻底打破数据壁垒,让数据“跑起来”“用起来”。
在此基础之上,常州市公安局立足“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研究梳理各警种要素风险管控需求,遵循“汇数据、定标准、建模型、搭功能、推任务、督质态”工作流程,成功研发上线网约房智慧监管”“公共电子屏管控”等47个实战应用场景,精准对接基层工作需求,为派出所主防提供强有力的能力支撑。
“为让每项基础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们成立了‘全警基础工作标准化委员会’,对基础工作标准、流程开展系统论证研究,形成不同管控对象的标准规范并嵌入平台功能。”常州市公安局基础管控中心负责人蒋丽萍介绍,他们对照公安部《社区警务工作规范》及“一管三防”要求,梳理形成包含107项职责任务的基础工作清单,常态化补充完善。目前,已制定“情感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181套基础工作业务标准,并进行数字化改造,以功能模块、实战场景形式嵌入平台,确保基础工作规范、高效推进。
为牵引全警基础工作高效运行,常州市局纵向上建立市局基础管控中心、县级分中心和派出所基础管控岗的三级架构,横向上建立覆盖警种部门的分中心,组建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架构网,切实发挥基础工作“发动机、总枢纽”作用。
市局基础管控中心承担全警基础工作的研究规划、统筹组织、扎口管理、协调推进与监督考评职责,实现所有基础工作“统一扎口下发、一个入口执行”。同时,16个警种基础管控分中心全部由专人负责、实体运行,牵头研究、落地本条线基础工作;7个县分局基础管控分中心负责承接市局任务、扎口本级业务和监督工作质态,通过“每日问题清单、每周通报小结、每月质态评估”机制,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全市所有派出所均设置基础管控岗,在综合指挥室统领下统筹基础工作开展。
精准施策发力 提升主防质效
今年7月4日凌晨,常州高新区三井派出所辖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由于案发小区正在进行老小区改造,侦查条件较差,办案民警通过对技术比对初步确认嫌疑人为一名外省籍男子,随即通过“全警基础工作平台”筛查,锁定该男子踪迹,迅速将其抓获。
“此次案件侦破,基础工作平台起到了关键作用。”三井派出所副所长曹忆介绍说,该男子相关信息早已被登记入库,这也充分体现了基础管控工作对打击犯罪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常州公安围绕“降警情、控发案、防风险、除隐患”核心目标,聚焦突出风险隐患,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以实打实的举措提升派出所主防工作质效,用公安“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安全指数”。
在警情治理方面,依托“全警基础工作平台”功能模块,通过警情与公安标准地址上的房屋及单位要素进行标注关联,做到“发案地点精准定位,治安乱点一目了然”,同时,针对“盗窃类侵财案件高发”以及“责任区发案数连续上升”等问题,逐条推送盯办任务至属地,指导社区民警有方向地开展各类宣传防范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传统侵财警情、电诈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1.5%、17.6%、38.7%。
此外,坚持“主动防范、源头化解”原则,常州公安建立立体化矛盾纠纷排查新模式,依托横向纵向联动机制,多元化、兜底式闭环处置风险隐患,同时搭建模型,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落实相应管控措施。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民警累计排查矛盾纠纷3.9万余起,高风险矛盾纠纷评估率、包案率均达99.4%,全市“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21.8%,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不稳定因素。(常平安)
本文来自【新华法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