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由江苏省总工会主办,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总工会承办,黄海金控集团工会协办的“名家名作——职工阅读面对面”省级示范活动在盐城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董昀来到现场,与百名职工共探金融强国之路的文化密码。
9月25日,由江苏省总工会主办,盐城市委宣传部、盐城市总工会承办,黄海金控集团工会协办的“名家名作——职工阅读面对面”省级示范活动在盐城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董昀来到现场,与百名职工共探金融强国之路的文化密码。
职工代表现场分享读书故事
黄海金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李相雨,盐城市委宣传部出版发行处处长晏子扬,盐城市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工作部部长罗发富,黄海金控集团的100名职工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现场,来自黄海金控集团不同岗位的职工代表,结合自身阅读与实践,分享了他们的感悟与思考。
资产管理公司的新员工王若清分享了阅读《环境金融新论:体系与机制》的体会,她说:“阅读《环境金融新论》,不仅深化了我对绿色金融的理论认知,更让我对如何在新的岗位上实现价值有了清晰的规划。作为一名新人,我认识到未来的成长关键在于主动融合与持续学习。”
战新公司的于金莹分享的是阅读《置身事内》的深刻感悟。她提到这本书中的许多案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房价、居民债务、低消费等,引发读者共鸣。“我们置身于中国发展的滚滚红尘之中,需要一种视野和目光来追寻过往变化的逻辑,理解中国发展的同时也理解自己。”
创投公司夏菁介绍自己常用的工具书《公司法600问》,以600个专问、3000余组问答,系统剖析公司设立、运营、治理、终止全周期的法律实务,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帮助读者迅速把握立法底层逻辑,解决实际问题。
专家讲座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重要软实力
金融文化深刻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从古至今,金融文化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董昀创作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历史、理论与现实逻辑》以五千年文明根系为锚,从文化基因层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从国际比较视野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特色,从中总结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
从北宋交子的货币信用到抗战时期的货币主权;从“法至精密”的山西票号到“以义立本”的亚投行;从40余年经济快速发展到金融体系长期稳定,这本书既凸显文化传承脉络,又刻画金融治理智慧,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金融打开了一扇文化视窗。
董昀强调,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的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金融文化对于建设金融强国有根本的支撑作用,它是一个重要的软实力。
如何培育?德治和法治两手都要抓。董昀特别提到,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要尊重金融规律,用好金融手段,发挥好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
畅谈收获
专家讲座引发职工热议
专家分享结束后,在场的职工结合工作实际,围绕金融文化、科技金融、风险管控、职业成长等方面,与董昀进行了互动交流。
“此次听董昀老师的分享,让我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职工代表陈挺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在金融行业,信用就是生命。“作为产业研究部的工作人员,我们在进行市场调研、项目分析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隐瞒、不夸大事实,为公司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董老师从历史、国情等多个角度对金融的本质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了深度的剖析,收获颇丰。”职工任朋超说,特别是董昀分享的科技金融创新,引人深思。“对于创业投资来讲,创新投资模式、优化服务路径,同样是高效支持人才科技项目并把控投资风险的重要命题,也是我们有效利用天使、人才基金等早期项目投资工具来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基础。”
“董老师从金融文化的内涵讲起,结合当前科技金融的发展趋势,不仅帮助我们拓宽了视野,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不仅要掌握专业技能,更要具备文化底蕴和时代责任感。”听了董昀的分享,吴定旺备受启发,也让他感受到公司对职工的浓浓关爱。“这样的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据悉,为鼓励职工阅读,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黄海金控集团打造职工书屋,藏书区面积超过150㎡,书屋藏书种类繁多,与盐城市图书馆资源共享,实现全市图书资源通借通还。此外,依托职工书屋,黄海金控集团开展多场主题鲜明、形式丰富的阅读交流和专家讲座活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 文/摄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