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72岁大爷牛了!种葫芦5年扩到30亩,40多万个卖爆,种地诀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7:44 1

摘要:咱青岛莱西沽河街道的葛洪国大爷,72岁了还能干出大事!五年前就在葡萄地边上随手种了10来棵葫芦,没想到现在硬生生种出30亩地,今年光成熟的葫芦就有40多万个,广东、浙江的老板都抢着下单,个大形正的能卖几百块一个。今天就把葛大爷压箱底的种植诀窍扒出来,全是接地气

咱青岛莱西沽河街道的葛洪国大爷,72岁了还能干出大事!五年前就在葡萄地边上随手种了10来棵葫芦,没想到现在硬生生种出30亩地,今年光成熟的葫芦就有40多万个,广东、浙江的老板都抢着下单,个大形正的能卖几百块一个。今天就把葛大爷压箱底的种植诀窍扒出来,全是接地气的实在招,农民朋友照着学准没错!

选种播种有门道,基础打好产量高

葛大爷一开始种葫芦纯是图乐子,选的是小亚腰葫芦,后来发现这品种结果多、还好养活,就认准了它。但规模化种植后,他也耍起了“小聪明”:30亩地分成三块,20亩种小葫芦,5亩种中葫芦,5亩种大葫芦,“小的能盘玩,大的做摆件,啥需求都能满足”。

播种前的准备更是一点不含糊。葛大爷说,葫芦种子得先拿30℃左右的温水泡12小时,泡透了盖上纱布放太阳底下催芽,7天出芽了再种 。地里的土得提前施足有机肥,鸡粪、羊粪最好,还得用沸水浇一遍杀菌,“土肥没虫,葫芦才能长得壮”。

田间管理有技巧,精细管护结好果

葫芦是“爬藤货”,搭架这步绝不能省。葛大爷的架子搭得又高又稳,让藤蔓顺着杆往上爬,每个葫芦都能晒到太阳,“光照足了,葫芦形状才周正,不会歪歪扭扭”。等蔓长到1米左右,他还会从根部往上数3、4个叶子处打顶,“这样能催出侧枝,侧枝结果多,产量立马上去” 。

要是赶上花期没蜜蜂,人工授粉就得跟上。葛大爷教了个笨办法:傍晚摘朵雄花,第二天上午10点前把花粉蹭到雌花上,“授了粉的葫芦坐果稳,不会掉”。更绝的是他的“生态招”——葫芦棚下养鸡养鹅,鸡鹅吃杂草虫子,省了除草打药的功夫,粪便还能当肥料,“一举三得,葫芦长得旺,鸡鸭还能卖钱”。

对那些长太大的葫芦,葛大爷还有“防风秘诀”:用布条把葫芦藤缠在架子上二次加固,让布条受力,别让藤条被坠断,“这样刮风下雨都不怕掉果”。

采收处理别马虎,卖相全靠这步撑

葫芦摘下来不算完,处理不好全白费。葛大爷说,刚摘的葫芦必须马上刮皮,晚了就容易发霉。他不用刀片,就用刀背或者废银行卡,顺着葫芦纹理轻轻刮,把绿皮刮干净,“刀刃太锋利,容易划伤葫芦皮,卖相就毁了”。

刮完皮得赶紧晾晒,摊在通风向阳的水泥地上,不能堆着,还得经常翻动,让两面都晒干。“要是遇着连阴天,必须挪到棚里,一受潮就长霉点,根本卖不上价”。去年有批葫芦没及时晒,长了毛,葛大爷赶紧重新清洗打磨,才算救回来。

小葫芦藏大商机,老经验照学能致富

今年30亩葫芦,葛大爷算了笔账:小葫芦一亩结2万个,中葫芦一亩1000个,大葫芦一亩500个,加起来40多万个。广东、浙江的订单要出口,聊城的商家买去做把玩件,青岛本地的烙画工作室也来挑货,根本不愁卖。

葛大爷常说:“种葫芦不用高科技,就是得细心琢磨。”从10棵到30亩,从玩票到致富,他的秘诀无非是选对品种、精细管护、做好收尾。这不起眼的小葫芦,在他手里变成了“金疙瘩”。

农民朋友们,别小看身边的小作物,只要像葛大爷这样肯下功夫、摸门道,说不定下一个靠种地致富的就是你!

来源:三三说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