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台不够华丽,上台的也非专业演员,但他们全情投入的唱跳传递出享受舞台的生命力,台下观众或坐或站或蹲,但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报以响亮的掌声。9月15日晚,2025年度随州市“大地欢歌・荆楚四季村晚”广水市郝店镇专场竞演举行,现场氛围热烈,乡土文化自信在这一刻具
舞台不够华丽,上台的也非专业演员,但他们全情投入的唱跳传递出享受舞台的生命力,台下观众或坐或站或蹲,但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时报以响亮的掌声。9月15日晚,2025年度随州市“大地欢歌・荆楚四季村晚”广水市郝店镇专场竞演举行,现场氛围热烈,乡土文化自信在这一刻具象化。
近年来,“村晚”是随州农村大地的热词。
“四季村晚”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指导举办的一项全省性乡村群众文化活动。我市将活动举办与作风建设有机结合,创新“四级推选+群众创演”机制,实现了随州“村晚”真正以群众为主,极大地激发乡村文化活力。
去年5月,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四季村晚”海选“招募令”,构建“村-镇-县-市”四级选拔体系,在全市设立38个基层报名点,零门槛发动农民自荐自演。盛夏时,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拉开帷幕。
“知音湖北·四季村晚”——随州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美乡村才艺大赛暨百村文艺展演系列直播活动第十场展演,去年8月30日晚在随县澴潭镇九里岗村举行,来自全镇的115 位村民带着19个节目参加竞演。二胡演奏《映山红》、沙画《美丽澴潭》、杂技《吹管绝技》……群众创排的节目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
今年8 月 30日,2025年度随州市“大地欢歌・荆楚四季村晚”首场竞演在曾都区何店镇举行。歌伴舞《桃花依旧笑春风》、配乐诗朗诵《王店村振兴赞歌》……参演的是乡亲、唱的是乡音、舞的是乡情。
去年截至目前,我市共举行了24场“村晚”竞演,全部由群众主导创作编排,直接参与群众超3000人次。演员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和职业,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热爱生活的广场舞大妈,还有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放下锄头、离开灶台,登上舞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农村新风貌。
近年来,扎根乡土的随州“村晚”舞台涌现了百余名“民星”,催生了一批优秀原创文艺节目。其中,万店镇船戏、草店镇舞狮、万和镇曲剧、安居镇豆皮制作技艺等随州非遗项目融入“村晚”,在实践中创新传承。
冷水港村的香菇木耳,圆通寺村的茶叶,陶家楼村的瓜蒌子,九龙观村的生姜、蜂蜜,珍珠庙村的黄花、香梨……去年8月13日晚,在随县均川镇珍珠庙村举行的随州“村晚”竞演现场,除了才艺表演,农产品集市同样非常受欢迎。
自开展学习教育以来,我市多方收集群众意见,持续广泛发动群众走上“村晚”舞台,在“村晚”现场设立特色农副产品展销区、非遗体验区,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带货,将“村晚”节目和互动环节宣传推介乡游线路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