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地铁摔倒索赔28万为何只赔7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17:39 1

摘要:早晚高峰地铁族最怕什么?怕被撞倒还倒赔一笔钱!老年群体又怕什么?怕摔成骨折却求偿无门。今天这条刚出炉的判例,同时戳中两种焦虑——上海三中院二审落槌:70岁老丁在地铁八号线摔倒致十级伤残,28万索赔被"砍"到7万,他自己承担70%责任。车门区只有四五个人,却成"

老人地铁摔倒:优先权≠免错金牌

早晚高峰地铁族最怕什么?怕被撞倒还倒赔一笔钱!老年群体又怕什么?怕摔成骨折却求偿无门。今天这条刚出炉的判例,同时戳中两种焦虑——上海三中院二审落槌:70岁老丁在地铁八号线摔倒致十级伤残,28万索赔被"砍"到7万,他自己承担70%责任。车门区只有四五个人,却成"对冲陷阱",真相值得每个通勤族背下来。

一、现场复盘:4人拥堵如何绊倒1位老人?

监控画面一帧帧曝光:列车进站,老丁没站在黄线外候车区,而是堵在下车通道正中央。门一开,他随人流往里冲;与此同时,23岁的小袁正下车,视线被身后灰衣乘客完全遮挡。两人交汇,老丁瞬间后仰,右腿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钢钉+复健,十级伤残落定。空车厢≠低风险,站错位一秒变事故现场。"先下后上"不是口号,是保护通道的生命线。

二、法院判决:28万索赔为何缩水七成?

法院给出三条硬核理由:

1. 地铁已尽义务——地面标识、广播循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救助,无责。

2. 老丁作为常住居民且常年搭地铁,理应熟知规则,主责难逃。

3. 小袁下车未充分观察,承担次责30%,赔7万余元。

一句话总结:法律同情弱者,但更尊重规则。想靠"我年纪大"拿全额赔偿?门儿都没有。

三、数据警钟:地铁客伤60%发生在车门3米内

北京交通大学2024年《城市轨道交通客伤白皮书》披露:

- 每100起地铁客伤,61起源于"抢上抢下"。

- 高峰时段74%的受伤者,是自己插队或站错区域。

数字不会撒谎——礼让三秒,省下七万;抢快一步,痛到十年。别把"老幼病残孕优先"当成免死金牌,它只给你上车顺序,不给你免责特权。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爸妈和通勤搭子:

1. 行动号召——明天坐地铁,请先下后上、站在黄线外;看到老人站错区,轻声提醒一句,比事后打官司省钱多了。

2. 情绪共鸣——守规则,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优先权"。让一次,保一命;转一次,救一家人。

来源:在石滩上欣赏海贝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