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期间,特朗普当众羞辱马克龙,指控中俄印,质问联合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7:30 1

摘要:9月23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里聚集了193国领导人,准备就全球重大议题展开严肃磋商。

9月23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里聚集了193国领导人,准备就全球重大议题展开严肃磋商。

可东道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小时发言,却把这个庄重场合搞成了个人"吐槽大会":让马克龙当街步行回使馆,指责中俄印"拿钱资助战争",质疑联合国的宗旨。

特朗普为何在国际舞台如此放飞自我?这场"吐槽大会"背后打的什么算盘?

编辑:AJY

近日联合国大会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刚在巴勒斯坦问题会议上发完言。

他在台上明确表态支持巴勒斯坦国,这话明显戳中了特朗普的痛处。

当马克龙的车队准备返回驻法大使馆时,纽约警局的警车突然横在了路中央,像一堵墙似的拦住了去路。

警察当场告知,特朗普的车队即将经过此处,必须实施"净街"措施。

马克龙的随行人员立刻上前交涉。

得到的答复却异常强硬:要想回使馆,只能步行通过管制区域

这位法国总统脸上写满诧异,掏出手机当场拨通了特朗普的电话,语气里满是不解。

"你猜怎么着?我这会儿正在大街上等着,就因为要给你的车队让道。"电话那头的特朗普没给出像样的解释。

马克龙最终只能穿着西装革履走在纽约街头,全程被媒体镜头直播,画面里的他脸色铁青。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就是特朗普蓄意策划的报复。

你敢承认巴勒斯坦国,我就敢让你在全世界面前丢脸,这种精心策划的外交羞辱背后,暴露的是美式霸权心态的典型表现。

传统外交讲究的是相互尊重,尤其作为东道主,更应该确保来宾体面安全地出入会场。

可特朗普团队显然另有打算,把外交礼仪当成了政治施压的工具,用羞辱来展示权力。

法国外交部虽未公开批评,但据BBC报道,已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国际外交的基本准则。

比起私下里的报复,特朗普在联大现场的发言更让人大跌眼镜。

他一提到俄乌冲突,就把矛头直指中国和印度

"中国和印度还在不停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拍着讲台喊道,"他们已经成了这场战争的主要资助者,无数士兵的命都毁在了他们手上。"

这番颠倒黑白的指控,当场让台下不少国家代表皱起了眉头。

他又抛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宣称美国已经准备好了对俄罗斯实施关税制裁,效果绝对立竿见影,但话锋一转,把皮球踢给了欧洲。

"前提是欧洲国家必须全力配合。"可这话刚说完,欧盟那边就传来了反对的声音。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就在采访中放了话,欧盟会"自行作出决定",压根没打算跟着美国的节奏走。

毕竟欧盟清楚,真要是对中印加征关税,受损的只会是欧洲自己的经济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指责别人买俄石油,自己却在台上大力推销美国的天然气和石油。

还声称气候变化是"骗局",清洁能源政策就是在"自我毁灭"。

这套组合拳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先给别人扣上"资助战争"的帽子,再推销自己的能源产品。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直接回怼,称这种言论充满殖民主义傲慢,让人愤怒。

中国驻美使馆也明确回应,中国发展对俄关系从不针对第三方,更不会当谁的地缘政治棋子。

事实证明,当中俄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时,同期美俄贸易额却下降了85%。

谁在真正孤立谁,谁在制造对立,数字说得比什么都清楚。

骂完中俄印,特朗普的矛头又对准了联合国本身。

他上来就翻起了旧账,吐槽联合国的电梯质量差到离谱。

"上次电梯上行到一半突然坏了,"特朗普瞪着台下的联合国官员,"差点就让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亚摔着,这事必须找责任人出来!"

话音刚落,他又抱怨起发言时的提词器故障,宣称要追究联合国的责任。

这种琐事放在任何国际场合都不值一提,但特朗普非得拿来说事,目的很明显:制造"联合国无能"的舆论氛围。

最荒诞的是他对"和平功绩"的吹嘘。

特朗普突然话锋一转,开始自夸上任八个月就结束了七场冲突。

"所有人都该觉得我该拿诺贝尔奖,"他一脸得意,"可联合国从来没给我打过电话求帮忙调解。"

这番话当场引发了外媒的群嘲,英国《卫报》很快做了事实核查。

所谓的"已解决冲突"大多是夸大其词:刚果(金)的暴力冲突还在继续,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的尼罗河大坝争端压根没解决。

更让人无语的是,特朗普把美国的移民问题也甩给了联合国。

"我们正在全力驱赶非法移民,"他怒气冲冲地宣称,"联合国倒好,拿着钱给移民发补助,这不就是添乱吗?"

这话纯属歪曲事实,联合国相关机构的资金明明是用于难民人道主义救助。

跟美国本土的移民管理问题八竿子打不着,可特朗普硬是把这盆脏水泼了过去。

最讽刺的是,美国是联合国会费拖欠最多的国家之一,据联合国官网数据,美国累计拖欠高达30亿美元

一个连会费都不交的国家,却天天指责别人"没干实事",这番话的分量就值得打个问号了。

特朗普对联合国的质疑,说到底是对全球多边机制的否定,他希望重建一个以美国为中心、听命于白宫的"国际秩序"。

从街头拦车羞辱马克龙,到公开指控中俄印,再到当众甩锅联合国,特朗普这场演讲把"美国优先"做到了极致。

但这种"优先",不是建设性的领导力,而是破坏性的舞台秀。

他用羞辱代替沟通,用指控掩盖责任,用自夸粉饰现实,每一个段落都在提醒世界:当美国的领导人不再尊重规则,国际秩序就会出现裂缝

可现实却给他上了一课。

欧洲方面,德国总理朔尔茨拒绝美国施压,坚持推进能源多元化项目,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公开表态将维持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

亚洲这边更是硬刚到底,印度宣布要参加金砖国家峰会讨论应对关税问题。

中国继续推进上合组织合作,人民币结算占中俄贸易的99.6%,这种去美元化合作正在加速推进。

就连联合国都没把特朗普的抱怨当回事,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他发言后立即呼吁各国践行多边主义、消除分裂。

这简直是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论调公开唱反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单边制裁将导致全球贸易成本增加12%,但这并没有让各国屈服。

相反,多边机制正在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金砖国家扩员后覆盖全球GDP的36%,对美元霸权形成了结构性挑战。

2025年全球新能源投资首次超过化石能源,连美国本土的大型能源公司都在加码转型,特朗普的"气候骗局"论调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

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约瑟夫·奈直言:"美国软实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失。"

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开始把外交变成真人秀,把国际关系简化为个人意志的表达,这种"真人秀政治"注定会遭遇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弹。

特朗普或许赢得了掌声和点击率,但他失去的是国际社会的信任,失去的是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的道德权威。

群雄并起的新时代已经来临,独霸天下的日子一去不返,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特朗普式外交的本质,是将国际关系简化为个人意志的表达,这种"真人秀政治"正在重塑外交的基本规则。

然而历史表明,任何违背多边合作精神的单边行为,最终都会遭遇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弹,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面对国际秩序的深刻变化,各国将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你认为哪种模式更符合时代要求?

来源:安珈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