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一 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一 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在新加坡靠打包剩菜生活是一种什么体验?在新加坡上学的小麦就因为生活费不足,经常去各种酒店打包剩菜,以此还做成了拥有几十万粉丝的博主!
这个博主自称麦片塔,她的赛道非常小众,打开主页清一色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剩菜打包视频,并配上有趣的说话方式,吸引了网友的味蕾。
视频里就是单一的内容:打包剩菜的饭盒,和琳琅满目的菜品,偶尔还会有一些接的小广告。
但是,她的视频并不是一开始就火的,她最开始的定位并不是打包剩饭,而是想做一个安利博士。
通过她的视频可以更快点的了解新加坡,帮助初来乍到中国留子指路。
然而,没更几条她就发现,不管自己多精心剪辑,流量都不如人意,并且她和许多博主都撞款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她为了帮新来的留子省钱,出了一篇15元打包剩菜的视频,配上她讲段子的叙述方式,一下子爆火,点赞量都有25万,播放量肯定能达到几百万,也是从这开始她才正式圈粉。
一个捡剩菜的视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观看?一条最高赞的视频,告诉我们答案。
小麦每次打包剩菜都会挑一些相对高档的餐厅,10新币的低廉价格,和能打包的豪华大餐对比格外强烈。
因为每次从前台走到就餐区需要有一段距离,这段时间的空白为了不让大家觉得无聊,总会用一些网络热梗引入。
在遇到每一个打包的菜品时,也会把c位的镜头给到他,在来一段rap介绍,总的来说就是相声和打包的结合。
并且每次摆盘,她还有一个独特的心得。
在盛菜时,先选一些大块的肉打底,因为没有筷子,用勺子盛菜也不会完全没有汤汁,所以她每次用勺子盛稍微带点汤时的菜品,都会在锅边停留几秒钟,让汤汁留下来。
对于一些海鲜和肉类的菜品,为保回本也会主要挑一些贵价菜品,一些蔬菜类的完全不在考虑范围。
在挑完大块肉后,也会拿一些稍微小块的肉去添缝。在摆放时也非常讲究,一切都从边角开始放。
看到一些单价比较高的菜品,恨不得铺满整个盘子,就比如那道印尼红虾,她在摆虾时还注意把虾头和虾尾交错着放,确保把虾铺满整整一盒底。
遇到螃蟹时,也会先找出大块蟹身努力的把它们铺平,不让占盒子的容积,期间还盖下盖子,测试一下盒子还有多少容量。
随后便找到更容易填缝的食物,比如椭圆形的虾球,不仅能在相对瘫软的饭菜周围做支撑,还能多拿点自己爱吃的。
对于博主来说,意面才是最后填缝的上品,所以她每次打包时最后都会来一勺意面。
就在大家以为饭已经装不下后,博主又杀了一个回马枪,盛了了满满一层意面后,又再次回到印尼红虾,在最顶层铺了满满一层才结束。
看看最后的成品,感觉分分钟回本,甚至够一家三口吃。
不仅如此,博主打包剩菜还总结出经验了,她认为哪个菜剩的越少就会越好吃!
整个过程看的人一愣一愣的,让人总想不到博主下一刻还会打包什么菜。
感觉这种方式,让人很解压,也让一些外国留子没有生活的焦虑。
她的成功也让许多人想要复刻,直接拉开了新加坡打包剩菜的赛道,但是流量都没有她好。
许多网友甚至开始在她评论区求带走,还有一些网友直接对他一片赞赏。
说博主打菜他看的最开心,主打一个只挑贵的,不挑对的,并且摆放也十分合理,整理癖狂喜。
就像有许多网友说的,那看的是打包剩菜吗,是想去听一场单口相声。
对此,你们怎么看?
信息来源:
来源:木乔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