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12日至18日,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如期举行。这一活动的开展,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语言文化交流的土壤,对于促进沟通、推动社会发展意义非凡。
今年9月12日至18日,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如期举行。这一活动的开展,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语言文化交流的土壤,对于促进沟通、推动社会发展意义非凡。
推广普通话,首先是为了打破沟通壁垒。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不同地区的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存在很大差异。一个简单的日常交流场景,就足以说明问题。在一些旅游景区,外地游客与当地商户因方言不通,常常出现交流不畅的情况,游客难以准确表达需求,商户也无法理解游客意图,交易过程磕磕绊绊。而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能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顺畅交流,无论是商务合作、文化交流还是日常出行,都更加便捷高效。
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普通话的推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助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企业招聘人才,不再局限于本地,不同地区的人汇聚在一起工作。如果没有普通话作为交流基础,团队协作将困难重重。比如在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来自全国各地,大家用普通话沟通,项目推进才能顺利进行,创新的火花才能在交流碰撞中绽放。
当然,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摒弃方言。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像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用方言演唱才韵味十足;粤剧的铿锵唱词,用粤语表达更能展现其独特魅力。普通话和方言应该和谐共生,普通话让我们“走得更远”,方言让我们“记得住乡愁”。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用标准的普通话授课,引导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通过举办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公共服务行业如交通、旅游、餐饮等,工作人员要以普通话为基本服务用语,为民众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普及普通话知识,让大家认识到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推广普通话是一项长期且意义深远的工作。让我们以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从自身做起,讲好普通话,用语言的力量促进交流、推动发展,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你我的坚固桥梁,让我们在沟通的畅行中,共同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