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老闪一直做生茶,对生茶相对较为熟悉,对不了解的熟茶,不轻易去做评价和判断。
以前老闪一直做生茶,对生茶相对较为熟悉,对不了解的熟茶,不轻易去做评价和判断。
因为我知道生茶的工艺相对简单,只要茶农足够认真,都是可以掌握的。
再加上茶树是自家的,这样茶农基本就可以对茶树的品种和工艺进行完全的掌控。
自然而然,生茶市场的好茶基本都集中在茶农手中,或者由中间商和大厂从茶农手中收购而来。
生茶在市场上没有优势,很多大厂就主做熟茶。
即使做生茶,也倾向于拼配而非纯料,毕竟纯料成本高。这种做法不难理解,毕竟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利润。
熟茶的制作是需要精湛的工艺,一般的茶农很难做出品质好的熟茶。
再加上市场上对熟茶的需求更旺盛,大厂更多的精力放在熟茶上是必然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好品质的生茶主要依赖于生产端的把控,而好品质的熟茶则更多地取决于加工端的技艺,也就是大厂的手中。
遇到想买熟茶的茶友,我还一直推荐他们买大厂的熟茶,应该是品牌越大,品质越有保障。
可是,我慢慢发现这个点不对,至少现在不是这样的。
也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
前段时间一直在喝熟茶,尤其是那些知名大厂的熟茶。喝完的直观感受就是寡淡无味,品质大多是中等偏下。
反而是一些小众品牌的,或者熟人拿来的熟茶口感更好,更醇厚。
我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在周末茶会的时候,找了几个老朋友一起讨论原因,得出一些结论。
1、 大品牌成本高
这些成本不仅包括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更多的是扩张和维持市场竞争力的成本。
对于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来说,要维持品牌形象和市场规模,营销开支正日益增加。
再加上这些年抖音电商的崛起,对这些大品牌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抖音电商的头部商家都不是大品牌,显然这些大品牌是不太适应这样的战场。
不像线下可以筑起壁垒,在线上,特别是直播行业中,那一点点品牌优势也被洪流冲击得七零八落。
当然,抖音销量前几的那几家我也喝过,比大品牌更垃圾。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品牌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断追求产品端的利润就变得势在必行。
2、 熟茶的工艺门槛在下降
当前熟茶技术较以往更先进,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更精准,且制作门槛更低。
第三代HEMA发酵技术、小堆离地发酵工艺等已在一些小厂大量使用。
只要你原材料品质不错,工艺和技术上的难度并不高。
这样熟茶的品质就更看重原料本身,而原料本身的优势并不局限于大品牌。
3、 规模化发展遇到瓶颈
在之前的行业发展中,一直是以规模化为主,通过规模化来占领市场,以规模化减低成本。
然而,随着低端产品过剩和人们对品质要求的提升,规模化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经不能成为绝对优势了。
消费者群体被分流,不同特点的消费者日益鲜明,对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部分茶农和茶商已积累了足够的实力,可以去挑战新的市场格局。
他们手中有原料的优势,通过资金是可以解决工艺的瓶颈的。
最终,话题还是回到熟茶的品鉴上。
除了10年前大品牌的一些好产品,这些年我几乎无法从大品牌买到好的熟茶,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现实。
来源:汤汤荐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