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传“劳务派遣9月1日新规”是假的!但这三点关乎劳务派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6 16:47 1

摘要:很多人慌了,跑来问我:“崔律师,是不是以后劳务派遣都要被‘清退’了?”“我们这些派遣工,是不是都要强制转正了?”

最近,我的后台私信和朋友圈,几乎都被一条“劳务派遣9月1日迎来最严新规”的消息刷屏了!

很多人慌了,跑来问我:“崔律师,是不是以后劳务派遣都要被‘清退’了?”“我们这些派遣工,是不是都要强制转正了?”

在这里,我必须站出来,用最明确、最负责任的态度告诉各位朋友:

这条所谓的“劳务派遣新规”,是假的!是典型的、利用大家焦虑情绪进行传播的谣言!

谣言并非空穴来风,它往往是基于部分事实的夸大和扭曲。

崔律师解答:真相是,2025年9月1日,确实有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文件开始施行,但它不叫《劳务派遣新规》,而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二’)。

这两者有什么天壤之别?

《劳务派遣新规》(谣言): 指的是一部专门针对“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的法律。《司法解释二》(真相):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指导全国各级法院未来如何审理所有类型劳动争议案件的“统一裁判标准”。它不只针对劳务派遣,而是涵盖了外包、挂靠、混合用工等更多、更复杂的劳动关系问题。

简单说,谣言只是一棵树,而真相,是整片森林。

这才是我们今天真正要关注的重点!相比于一个不存在的“劳务派遣新规”,‘司法解释二’中的以下三条新规,才是真正赋予了广大劳动者强大维权武器的“杀手锏”。

第一招:“揪出幕后大老板”——专治违法分包

【新规核心】 “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承包人将承包业务转包或者分包给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该组织或者个人招用的劳动者请求确认承包人为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单位……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崔律师解读:

这说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层层外包”。比如,A地产公司把项目包给B建筑公司,B公司又把活儿分包给了一个没有任何资质的“老李施工队”。你跟着老李干活,结果老李跑路了。

过去: 你可能只能找老李,但他人间蒸发,你欲哭无泪。

现在:新规明确,你可以直接跳过老李,去告那个有资质的B建筑公司,让他承担“老板”的责任,给你发工资、赔工伤!

第二招:“撕掉‘马甲’,直击正主”——专治挂靠经营

【新规核心】 “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挂靠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对外经营……劳动者请求确认被挂靠单位为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单位……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崔律师解读:

这就是典型的“借壳生蛋”。比如,张总自己没公司,就“挂靠”在一家大型的C物流公司名下,用C公司的名义招你当司机。结果张总出了问题,发不出工资。

过去: 你找C公司,C公司说“张总是加盟的,不是我们的人”。

现在:新规规定,C公司既然把“马甲”借给张总穿,就要为他招的人负责。你可以直接告C公司,让他买单!

第三招:“打破‘乾坤大挪移’,责任一锅端”——专治关联单位混合用工

【新规核心】 “劳动者被多个存在关联关系的单位交替或者同时用工……劳动者请求……关联单位共同承担支付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等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崔律师解读:

这是大集团最爱玩的“左手倒右手”游戏。A公司跟你签合同,B公司给你发工资,C公司给你缴社保,三家公司老板是同一个人。你被辞退时,他们就互相“踢皮球”。

过去: 你可能要花大量时间去证明谁是你的真正雇主。

现在:新规给了你一个终极大招:别猜了,直接把A、B、C三家公司列为共同被告,要求他们“一锅端”,共同承担责任!

最后,崔律师总结:

大家看明白了吗?这三条新规,虽然不叫“劳务派遣新规”,但它们精准打击了在现实中比“劳务派遣”更不规范、更难维权的“假外包”、“野鸡施工队”、“壳公司”等用工乱象。

对于成千上万名被“假外包、真派遣”的劳动者来说,这份司法解释的威力,远比一个单纯规范劳务派遣的“新规”要大得多、也实用得多!

所以,请不要再被那些博眼球的“标题党”带节奏了。与其关心那些不存在的“新规”,不如花时间读懂这几条真正能为你撑腰的、已经生效的法律武器。

来源:律眼观神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