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4月下旬以来,随着大气环流的持续调整,副热带高压开始逐渐北抬,叠加高原槽不断东移,江南南部与华南多地持续被阴雨天气控制,大范围的强降雨一轮接一轮袭来,不少地区几乎告别了阳光。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连晴的日子成了稀有资源,就连想见全天的大太阳都成了一种
一、副高北抬带动前汛期开启,南方陷入多雨模式
进入4月下旬以来,随着大气环流的持续调整,副热带高压开始逐渐北抬,叠加高原槽不断东移,江南南部与华南多地持续被阴雨天气控制,大范围的强降雨一轮接一轮袭来,不少地区几乎告别了阳光。尤其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连晴的日子成了稀有资源,就连想见全天的大太阳都成了一种奢望。
副高的北抬,意味着北方的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将面临更强的暖湿气流对峙,这容易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比如强降雨、强对流,甚至伴随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而更为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环流形势的变化,为海上热带系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就像是腾出了一片“空场地”,让热带对流云团可以尽情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洋大陆—菲律宾东南海域一带开始沸腾,一场可能对五一假期天气造成影响的天气系统悄然拉开序幕。
二、热带云团沸腾不止,台风胚胎99W浮现引关注
从4月25日的卫星云图来看,菲律宾东南海域的热带云团极其活跃,云顶温度很低,对流强烈,呈现出一片“烧开的沸腾锅水”的画面。这些可不是稀松平常的普通云团在活动,而是典型的热带辐合带正在发它的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已在这片区域内正式标记出了一个台风胚胎,编号为99W。这就是目前热带天气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该区域海温条件良好,暖池区域内甚至已经有30℃以上的大范围海水,这为对流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燃料。同时,副热带高压在北侧留出空档,形成了良好的上升通道,使得热带扰动易于发展壮大。根据最新的超级计算机模拟资料推演,99W有较高概率在未来3至5天内发展成为一个热带低压,甚至可能在五一假期前后加强成为今年第一号台风“蝴蝶”。
这意味着,我国在五一假期期间,可能不仅要面临前汛期的强降雨,还可能迎来台风带来的二次扰动。是否会形成“蝴蝶效应”,对天气格局形成重大影响,成为目前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新的变量。
三、台风胚胎五一假期成一号台风,路径及影响高度不确定
如果99W发展为今年首个台风“蝴蝶”,将会对我国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的天气形势产生显著影响。首先,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引导,目前预计其路径将呈现西偏北方向移动趋势,较大可能会在五一假期前进入我国南海海域,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
一旦蝴蝶在南海活动,其环流势必会对华南一带产生牵引作用。而此时,北方还将有一股新的冷涡系统南下,冷暖气团对峙之下,局地可能爆发新一轮强降雨或强对流天气。若蝴蝶继续增强并北偏,可能带来持续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暴雨,甚至加强前汛期的雨势,令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面临更大防汛压力。
但反过来,如果台风路径发生转向,向东北偏折进入西北太平洋或更早转向离开,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可能减弱。不过这也不是好消息,它可能吸走部分水汽资源,让原本正在展开的暴雨减弱,影响农业春播及缓解干旱的进程。甚至,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可能性——台风通过扰乱水汽输送路径,使得冷空气进一步南压,造成南海一带天气骤晴,而江南等地的雨带出现错位,天气节奏被彻底打乱。
当然,仍然存在最简单的一种可能性:99W无法发展为台风或很快在南海消散。这也并非完全乐观,因为在这样的高海温背景下,即便只是热带低压,也有可能带来短时强降雨、沿海阵风和海浪增强,影响出行与渔业作业安全。
目前可以看出的趋势就是,五一假期期间的天气形势因台风胚胎99W的存在而变得极其复杂、充满不确定性。是否形成台风、路径走向、与副热带高压和北方冷涡之间的互动,都将直接决定华南、东南沿海甚至长江中下游一带节假日期间的天气走势。各位朋友需高度关注最新天气形势和动态,及时调整出行与户外计划,准备迎接汛期的各种挑战。
来源:中国气象爱好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