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里是红色警告,可手机屏幕另一头,全是人冲到海边拍视频——镜头晃得厉害,配乐还挺燃,好像谁能离浪尖更近就能赢个奖杯似的。
台风那天的海边,浪像疯了一样往岸上扑,拍得沙滩都在抖。
新闻里是红色警告,可手机屏幕另一头,全是人冲到海边拍视频——镜头晃得厉害,配乐还挺燃,好像谁能离浪尖更近就能赢个奖杯似的。
结果一家四口去看热闹,被卷进水里的有仨,这不是灾难片,是活生生发生在眼前的事。
命算捡回来了,要真没回来,那标题就直接变成讣告了。
就在大家刷着短视频的时候,马浚伟发了一句很扎心的话:“明知有生命危险还去凑这个热闹,你害的是自己,更可能拖累救你的人。”
这话不长,却比任何“请注意安全”的标语都管用,因为它带着一种生活里的直觉:麻烦别人,不光丢脸,还要有人替你收拾烂摊子。
他说话那劲儿,就像隔壁大叔看见你半夜爬屋顶找信号,然后敲窗户让你下来。
很多人对他的记忆停留在《鹿鼎记》,陈小春演的小宝吊儿郎当,他演康熙端庄稳重,两个人撑起一出戏。
他叫“四哥”,因为家里排行第四,上面三个姐姐下面一个妹妹,这称呼比艺名亲切多了。
但现在他早换了赛道,从古装戏走到董事会议室,今年七月直接坐上新城广播行政总裁的位置。
在香港传媒圈,这是妥妥的大佬位子。
从演员到CEO,这跨度不仅是跨界,有点像从舞台跳远落到了商业跑道。
这不是突然转型,而是一步步铺路过来的。
2018年,他跑去北大读EMBA,说圆大学梦,其实也是给未来准备;毕业后去了香港电台做创作总监,又加入康文署做义工,再进入新城广播,从首席运营总监一路升到CEO。
当初刚进去时搞改革,要砍掉年度颁奖礼的一些奖项,引来内部不满,还有人放话要投诉。
他没硬碰硬,用业绩说话——港媒报道,新城电台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涨24%,客户增长8%。
数字摆出来,比解释有效多了。
所以等升任CEO时,他感谢集团信任,还特地提导师宋文禧和“一起拼”的同事们,那感觉已经完全不像明星领奖致谢,而是一位领队打完一场硬仗后的肺腑之言。
我觉得好玩的是,即便脱离演艺圈,他还是保留着公众敏感度。
这次批评“追风人”,听起来没有套话,全是普通市民懂也愿意听的话。
有些明星谈公共事件会陷入尴尬状态:怕粉丝不高兴,又想显得关心社会,于是出口全模糊词汇。
而他这种表达方式很香港——自由归自由,但规则不能扔,否则最后倒霉的不止你,还有下水拉你的消防员。
这种态度,让他的声音格外有分量。
他的经历挺值得琢磨。
在内地职场,我们常说35岁是一道坎,跨行业基本就是判死刑。
而他五十多岁还能成功从娱乐圈跳到管理层,而且站稳脚跟。
这背后当然有人脉作用,但更多还是能力积累。
从表演、制作,到战略运营,每一步都有学习痕迹,人脉只是加分项,不是真正底牌。
我见过不少人在关键时候才临时抱佛脚找关系,大多数效果差强人意,因为之前没认真经营过自己的信用和合作网。
而他显然是在长期耕耘,把资源养肥再用,所以才能一次次顺利落地。
文化差异也重要。
香港职场对于年龄和背景转换接受度高,他们相信经验值可以迁移,我们这里却容易把工作变成体力赛,一旦超过某个数字,就自动排除候选名单。
这种思维让很多故事提前结束,也错失一些精彩发展线。
如果换个视角想,当年的刘嘉玲如果宣布开咖啡品牌并干出了规模,大部分港媒不会质疑她年龄问题,只会围绕产品聊八卦甚至帮宣传,在内地舆论环境中则容易被贴标签:“晚节不保”“强行跨界”。
翻他的社交动态几乎都是商务范照片:西装笔挺、细框眼镜,与政商文化界人物合影,比如郭富城、霍启刚轮番出现。
他晒过与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的小聚照,还称霍启刚为“好兄弟”。
有人调侃这是朋友圈豪华套餐,其实这些照片背后的信息量很大——身份已彻底不同于过去那个演员,这是另一种舞台,道具换成合同和报表,人设升级为企业领袖类型。
所以当这样的人评论公共事件,会让人觉得分量足。
他既懂媒体运作,又了解公众心理,同时保持直率,没有掉进空洞模板里。
这类声音之所以引共鸣,是因为它不仅代表个人意见,更传递立场:享受自由没问题,但必须知道责任在哪条线上画,否则连救援者都会成为受害者。
我想到另一个类似案例,就是黄秋生曾公开怼乱丢垃圾的人,说他们是在制造别人的麻烦。
当时也引来两极化讨论,有支持、有嫌他说话难听,但至少这些明星敢直接指向行为本身,不玩虚招,这一点真的稀缺。
至于未来是否真会出现他参选立法会议员这样的消息,我暂且观望。
不过承认,如果真发生,那一定又是一出值得关注的大戏。
不管政治还是商业,对公众来说最重要的是那些真实有效的话,它们可能只有几十个字,却能在人心里留下痕迹,比如一句简单但刺耳的问题:“谁替他们负责?”
这种问句逼每个人面对自己的选择成本,包括那些只想拍张惊险照片赚点赞的人。
写到这里,我脑子闪过一个念头:或许桥梁真的可以跨过去,即使隔着半生距离。
从舞台灯光走向办公室荧屏,看似两个世界,其实都是人与人的博弈与合作,只不过玩法不同而已。
而我们这些小人物,也许无法复制他的路径,但至少可以学一点精神——不要把生命安全当背景板,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下一幕。
不管在哪条轨道活,总该活得清醒又带点幽默感,就算世界偶尔刮起暴风雨,也别忘摸一下兜里的伞柄,你永远不知道哪天会用上。
来源:副本Z-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