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膜(Dry Film)是一种在半导体封装、电路板制造(PCB)、以及光刻加工中常用的感光性材料,属于光刻胶的一种,但和常见的液态光刻胶不同,它是以薄膜的形式存在的。
什么是干膜?
干膜(Dry Film)是一种在半导体封装、电路板制造(PCB)、以及光刻加工中常用的感光性材料,属于光刻胶的一种,但和常见的液态光刻胶不同,它是以薄膜的形式存在的。
干膜是预先涂布了感光光刻胶的塑料膜,在使用时通过热压覆膜(Laminate)的方式贴附在基板表面,经紫外光(UV)曝光显影后形成图形,然后进入蚀刻或电镀等后续工艺。
干膜的结构组成?
一般是三层:
1,PET保护膜(最外层,剥离前保护作用)
2,感光层(中间,紫外曝光后发生交联反应)
3,粘接层(与基板粘合)
干膜曝光的基本原理?
光化学反应机制:紫外光激活光引发剂→产生游离基→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形成不溶于稀碱的大分子结构
影响干膜曝光成像质量的因素?
1,干膜本身的性能:分辨率,粘附力,感光灵敏度,膜厚均匀性等
2,光源的选择
3,曝光量的控制
4,基板的质量
等等
怎么选择光源?
每种干膜都有特定的光谱吸收曲线,而每种光源也具有独特的光谱发射分布。若两者的峰值重合或大部分重叠,则曝光效果最佳。
国产干膜吸收区主要集中在 310–440 nm,匹配的理想光源一般为:
高压汞灯(High-pressure mercury lamp),碘镓灯(Iodine-gallium lamp)
来源:Wen雯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