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就是要有一股子家国情怀的‘韧劲’、一股子敢为人先的‘闯劲’和一股子精益求精的‘钻劲’。”9月24日下午,在重庆悦来国际会展中心两江厅的“工匠力量2025论坛”上,大国工匠、中信重工铸锻公司电炉班班长杨金安掷地有声的演讲,震撼人心、催人奋
“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就是要有一股子家国情怀的‘韧劲’、一股子敢为人先的‘闯劲’和一股子精益求精的‘钻劲’。”9月24日下午,在重庆悦来国际会展中心两江厅的“工匠力量2025论坛”上,大国工匠、中信重工铸锻公司电炉班班长杨金安掷地有声的演讲,震撼人心、催人奋进。作为河南唯一一位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作主旨演讲的大国工匠,他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守匠心、铸匠魂,擦亮“中国制造”金字招牌的故事。
演讲中,杨金安的一句座右铭“倾尽一腔心血,炼就钢铁匠心”,道出了一名40年炼钢人对工匠力量的理解。工作之初,杨金安总是随身携带巴掌大的笔记本,随时记录炼钢流程、工艺要点等关键内容。现在,他的操作方法和心得体会已经记满76本笔记,累计超42万字,被年轻炼钢工人视为学习“宝典”。凭借在电炉旁多年的坚守,杨金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仅凭肉眼就能看出钢水温度和碳含量,且与仪器测量数据相差无几。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杨金安讲到,在有着“天下第一门”美誉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上,其关键部件门轴“蘑菇头”的锻造,为世界之最,需选用高碳高铬不锈钢材质铸锻,要求极高,此前全世界只有两家冶炼厂进行过尝试,但无一成功。接到任务后,杨金安和团队日夜奋战,针对技术难题提出科学解决方案,通过多次试验分析,终于提前33天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做到了“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PPT上,这一部件和杨金安团队挑灯夜战研发的照片播放出来时,与会者纷纷拿起手机,记录这令人骄傲又令人感动的定格。
以杨金安领衔的大工匠创新工作室,组成了“大工匠+工段长+青工+技术人员”的“创客”团队,并吸收冶炼上下道工序在内的班组长加入,先后攻克了华龙一号核电用钢、探月工程用钢、神舟系列用钢、航母用钢等关键材料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我将继续扎根炉火最炙热之处,以方寸之功铸万钧之器,以传承之心燃创新之火,把毕生心血熔铸成中国工人的钢铁意志、熔铸进制造强国崛起的壮阔征程!”杨金安掷地有声地说。(陈微娴)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