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洲:笔墨承古开新 丹青映照时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9:39 1

摘要:张翔洲以传统笔墨为根基,在历史与现实、人文与宗教间构建独特艺术图景,作品既承载红色记忆与古典精神,又鲜活展现当代劳动者风采,实现了中国画的时代创新与文化传承。

导读

张翔洲以传统笔墨为根基,在历史与现实、人文与宗教间构建独特艺术图景,作品既承载红色记忆与古典精神,又鲜活展现当代劳动者风采,实现了中国画的时代创新与文化传承。

笔墨承古开新 丹青映照时代

——张翔洲中国画创作的多元维度与精神追求

文/范迪安

在当代美术界,张翔洲是一位兼具创作实力与社会影响力的标杆性人物。他既是精研传统笔墨的中国画名家,也是推动地域文化传播、践行艺术社会担当的先锋力量。其作品题材纵贯历史与现实、人文与宗教,在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之间开辟出独特路径,既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根脉,又敏锐呼应时代精神,形成了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兼具的艺术实践体系。

星火燎原 97×160cm 张翔洲

题材的广度与深度:在历史与现实间构建人文图景

张翔洲的创作题材犹如一幅经纬交织的人文地图,从革命历史的红色记忆到古典文学的精神密码,从宗教文化的禅意哲思到当代生活的鲜活图景,每一类题材都被他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核与艺术表达。

《雪祭》聚焦红军过雪山的壮烈场景,在苍茫水墨晕染的雪山背景下,红军战士艰难前行,群像式构图既展现了长征队伍的整体性,又通过个体神态的细腻刻画,传递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坚毅信念。张翔洲以厚重的笔墨塑造人物轮廓,用皴擦技法表现衣料的粗糙与环境的严酷,在黑白灰的层次中,让革命历史的厚重感与红军精神的崇高感跃然纸上。这类作品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艺术致敬,更在当下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视觉媒介,让观者在笔墨的张力中触摸信仰的温度。

雪祭 240x193cm 张翔洲

张翔洲对中国古典文学与历史人物的演绎,是其创作中具人文深度的板块。《屈子投江图》以狂放的笔墨定格屈原纵身一跃的瞬间,衣袂的线条如草书般奔放,面部的凝重神情却透露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绝;背景中楚宫仪仗的淡墨勾勒,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将《离骚》的精神内核具象为震撼的视觉叙事。

屈子投江图 90×180cm 张翔洲

《卖炭翁》则是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典范。他以工写结合的技法,精准还原“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形象:面部皱纹、手部老茧以工笔细致刻画,衣袍与雪地则以写意水墨晕染,在虚实相生中凸显卖炭翁的沧桑与艰辛,把白居易诗中对民生疾苦的悲悯,转化为极具冲击力的艺术语言。

卖炭翁 140x70cm 张翔洲

《词人李清照》与《竹林七贤》分别诠释了文人世界的婉约与狂放。前者以清雅笔墨描绘李清照望月怀思的姿态,明月、菊花的意象与人物的温婉神情相得益彰,将“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的才女才情凝练成诗意画面;后者以竹林为背景,刻画魏晋名士抚琴、对弈、酣饮的群像,通过笔墨节奏的变化区分人物性格,在尺幅之间演绎“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风骨,让观者在笔墨流转中与千年之前的文人精神对话。

词人李清照 68×136cm 张翔洲

竹林七贤 180Ⅹ161cm 张翔洲

《吉祥五台》以山西佛教圣地五台山为创作对象,画面中白塔巍峨庄严,僧人手持枝叶神态平和,背景的普贤菩萨像线条工细入微,与前景写意的僧人形成技法与意境的呼应。张翔洲以本土文化地标为载体,展现了五台山的宗教神圣,为地域文化传承提供了独特的艺术样本。

吉祥五台 68x138cm 张翔洲

在表现当代生活的作品《天地宽》中,张翔洲将镜头对准工程建设者。画面里的建筑工人头戴安全帽,身着工装,在工地背景前展现出质朴的笑容与坚实的姿态。他以写实笔墨刻画人物的面部细节与工装质感,同时融入传统水墨的晕染技法,让新时代劳动者的形象在中国画语境中焕发生机。这种创作既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也完成了从历史回望到时代记录的创作维度拓展,让中国画在表现当代题材时具备了新的可能性。

天地宽 215x180cm 张翔洲

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创新: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共生

张翔洲的人物画兼具工笔的精细与写意的灵动。这种工写兼备的技法,让他既能驾驭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又能捕捉现实人物的细微情感,在不同题材间自由切换。传统水墨多以黑白灰为基调,张翔洲则大胆引入色彩,为画面赋予更强的视觉张力与情感指向。这种色彩运用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在尊重水墨韵味的前提下,根据题材需要进行的创新性尝试,让色彩成为强化主题、渲染意境的有效工具。

重托 240×125cm 张翔洲

张翔洲深谙中国传统美学“虚实相生”的构图智慧。他将诗词中的意境转化为画面的空间布局,让观者在笔墨之外,能感受到“画外有音,画外有境”的东方审美韵味,实现了从视觉欣赏到精神共鸣的升华。

杜甫 45×68cm 张翔洲

在传统与时代的交汇处塑造艺术品格

纵观张翔洲的艺术创作与社会实践,他既是一位坚守传统笔墨精神的中国画艺术家,又是一位紧扣时代脉搏的文化传播者。他以多元的题材拓展艺术的边界,以创新的技法激活传统的生命力,以强烈的社会担当实现艺术的价值延伸。在他的笔下,历史人物焕发生机,当代劳动者彰显力量,宗教文化与地域精神得以可视化传播。未来,随着他艺术探索的持续深入,其作品在文化传承与时代表达上的价值,或将愈发凸显,为中国美术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2025年9月15日

勾引春光一半出 72X48cm 张翔洲

补天 128×152cm 张翔洲

三老养心图 178×48cm 张翔洲

晋商 215Ⅹ173cm 张翔洲

张翔洲,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市文联主席团委员、太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山西省中国画学会驻会副会长、山西省工笔画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太原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农工党中央书画院理事、农工党山西省书画院副院长、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太原市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山西省第九、十、十一届青联委员、中华禅画院工笔画主任、民盟中央美术院山西分院顾问、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太原文学院副院长。

艺术成就荣誉

2012年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授予“优秀艺术家”称号:2014年由中共太原市委和太原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五批太原市青年学科带头人(龙城之星):2018年中共山西省委人才办授予“三晋英才”称号:2019年8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体育书法美术艺术作品展策展艺术总监,并授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织筹办先进工作者称号:2021年荣获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授予最美拥军人物。

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展览80余次,多次获奖,发表作品百余幅。2025年创作的国画《迎新年》入选由中宣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美术作品展览。《仁者寿》、《读书最乐》入选了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书画展,被授予“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大使荣誉称号。《勤学图》入选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际艺术双年展、丝绸之路中国书画艺术展。《三晋遗风》挂于太原舰士兵餐厅,《锦绣太原》随“太原舰”出访日本,作为国礼赠予日方。2022年冬奥会期间,《假日文化》冬奥会专刊连续6个版面刊登了其20余幅美术作品。双拥主题《紫云祥瑞图》等4幅作品,为我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贡献力量。历年创作作品被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鲁迅博物馆、晋祠博物馆、晋祠宾馆、太原美术馆、太原舰、国家博物馆、中共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等处收藏,发表作品散见于《美术报》《中国书画报》《艺术鉴赏》《南风》等报刊。国画《守望乡土》思想内容被山西日报特写故事报道,太原晚报扎根人民典型事迹报道了《张翔洲:描画太原前行的轨迹》。

勤学图 45×68cm 张翔洲

守望乡土 135X202cm 张翔洲

来源:小蔚观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