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毕业那年,把方案怼到总监脸上,结果全组加班三天改回第一版,绩效直接C。
“太真”不是勋章,是伤口。
刚毕业那年,把方案怼到总监脸上,结果全组加班三天改回第一版,绩效直接C。
那一刻才懂:职场不是辩论赛,是生存战。
冯唐把“蠢”和“笨”拆开,其实就一句话——先做人,再做事。
张雪峰敢在直播间骂“新闻学别乱报”,不是他胆子大,是他后台硬:十年讲座攒下的校长、院长、大厂HR,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替他挡枪。
换个大三学生复制同样的话,五分钟就被平台封号,简历直接进黑名单。
所以“真性情”是奢侈品,得先用实力充值。
什么叫实力?
能写10万+是本事,能让10个同事心甘情愿转发是人情;能把代码写到GitHub千星是本事,能让测试小姐姐愿意通宵陪联调是人情。
本事让你上桌,人情让你夹菜。
缺一个,都吃不饱。
有人嫌“搞关系”脏,其实不会才脏。
把“人情世故”想成“同流合污”的,多半连污都没资格同流——菜鸟才谈洁癖,老鸟只看结果。
真正的高手,把人情当杠杆:
需求评审前,先给产品经理递上一句“你上次说的那个用户痛点我找到数据了”,对方立刻把PRD优先级调高一档;
年终述职前,帮财务小妹跑完报销流程,她顺手把部门成本曲线做成PPT塞你报告里,老板直呼“细节到位”。
这不是拍马屁,是提前把别人的KPI绑在自己战车上。
毕竟,再完美的方案,投票时没人举手,就是废纸。
当然,也别把“做人”玩成“做人精”。
见过最尬的,是新人给领导电梯里背生日祝福,领导回一句“今天是我阴历生日”。
分寸感才是分水岭:
夸人一句是润滑,夸十句是油腻;
请一杯咖啡是礼貌,每天送早餐是骚扰。
人情世故的底线,是让对方舒服,不是让自己委屈。
把“读懂空气”练成本能,而不是把“自己”蒸发掉。
扎心的是,学校从来不教这门课。
考试可以刷题库,做人只能撞南墙。
第一次被背锅,才知道会议纪要要抄送全员;
第一次被抢功,才懂得汇报要留log;
第一次被边缘化,才醒悟“团建”不是玩,是站队摸底考。
每一道疤,都在补“社会学分”。
所以别再问“要不要学人情世故”,要问“想不想再被撞一次”。
把本事练成刀,把人情磨成鞘。
刀无鞘,砍人也伤己;鞘无刀,就是个装饰。
先让根扎进土里,再谈往上长。
等哪天能一边笑着递烟,一边把方案摔桌上,还让人挑不出刺——
那一刻,才算真正“毕业”。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