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过几天,10月1日就要到了。这个国庆不仅有假期,更有一批重磅新规正式落地施行。从农村的耕地保护到平台从业者的税务合规,从电信诈骗的惩戒到市场经营的规范,政策红线划得清清楚楚。其中有六类人受影响最大,以前的“擦边球”“老办法”再也行不通,要是不提前准备,很可能
再过几天,10月1日就要到了。这个国庆不仅有假期,更有一批重磅新规正式落地施行。从农村的耕地保护到平台从业者的税务合规,从电信诈骗的惩戒到市场经营的规范,政策红线划得清清楚楚。其中有六类人受影响最大,以前的“擦边球”“老办法”再也行不通,要是不提前准备,很可能吃大亏、栽跟头。
一、乱占基本农田的人:“农转非”“搞花样”统统行不通
10月1日起,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生效,这可是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耕地保护政策,直接给乱占耕地的行为套上了“紧箍咒”。这类人得赶紧自查整改,不然罚到心疼。
首先是打“非农建设”主意的人。有人觉得基本农田闲置可惜,想盖厂房、建停车场、搞物流仓库,甚至借着乡村旅游的名义修民宿、搭观景台,这些以前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现在彻底行不通了。新规明确,基本农田上的非农建设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普通审批流程一律无效。山东潍坊就有先例,3个人在基本农田非法采矿,不仅被判了刑,还得自己掏钱把土地恢复原状。
其次是搞“生态景观伪创新”的人。有些地方为了搞形象工程,在基本农田里挖湖造景、铺草皮、建绿化带,看着好看却破坏了耕地。有个县之前打造“稻田艺术景观”,结果被责令拆除所有设施复垦,直接损失超200万元,这种教训以后只会更多。
还有三类行为也踩了红线:一是破坏耕作层的,像挖塘养鱼、挖沙取土、填埋垃圾这些,最高能罚到每平方米1000元,情节严重的还得负刑责;二是乱种经济作物的,基本农田里严禁种杨树、桉树等非粮林木,连柑橘这类果树都不行,广西就有村子因此被责令砍树,每亩损失8000元;三是擅自调整土地用途的,村集体把基本农田改成一般耕地,或者流转给企业搞光伏发电,直接责任人要受党纪政纪处分,江苏泰州已经有村支书因此被免职调查。
新规还用上了高科技监管,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盯着每一块耕地,就算偏远角落的违规行为也能及时发现。某县最近就通过监测揪出23处违规挖塘,3天内全部整改到位,想“躲猫猫”根本没机会。
二、平台偷税漏税的从业者:“不报税”“少报税”路被堵死
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主播等平台从业者注意了,10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6号公告正式执行,个税缴纳迎来“强监管”,想靠瞒报收入逃税的人再也藏不住了。
以前不少平台从业者觉得“干一天算一天”,收入不固定就不主动报税,还有人同时在多个平台兼职,觉得税局查不过来。但新规实施后,这些漏洞全被堵上了。平台必须用“累计预扣法”算税,公式都给明了:(累计收入-收入×20%-5000×工作月数)×税率-速算扣除数,每一笔收入都得如实申报。
更关键的是,税局和平台实现了数据互通,你的接单量、收入额会自动同步到税务系统,想瞒报漏报根本不可能。以前月入1.5万的外卖小哥,按旧政策得缴2400元税,现在虽然税负降了,但前提是如实申报;要是故意不报,一旦被查到,不仅要补税,还得交滞纳金和罚款,严重的会被列入失信名单。
有人以为“多平台兼职”能分散收入逃税,新规也考虑到了,明确平台会自动分摊缴税,不管在几个平台干活,总收入都会被合并计算。另外,增值税优惠也有明确条件,月收入10万以下免税,超10万按1%缴,但连续12个月超500万就得转一般纳税人,想钻优惠政策的空子也没门。
税务部门已经明确,10月起会开展平台从业者税收专项核查,重点查高频接单、高收入但报税少的人群。那些从没报过税的从业者,最好赶紧联系平台补报,别等处罚下来才后悔。
三、涉电信诈骗的关联人员:办卡卖卡、帮转资金要遭重罚
虽然《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去年12月就实施了,但10月起,公安部等四部门将开展专项执行行动,对涉诈黑灰产人员的惩戒力度再升级,以前“帮个小忙”可能触犯法律的人,现在得付出沉重代价 。
首当其冲的是非法买卖、出租、出借“两卡”的人。有些人觉得电话卡、银行卡闲置没用,卖给别人换几百块钱,殊不知这些卡会被诈骗分子用来作案。新规明确,经市级以上公安认定有这类行为的,要被限制银行账户、互联网账户、电话卡功能,惩戒期长达2年,期间只能用最基本的金融和通信服务,想办新卡、贷款都不行。
还有帮诈骗分子转移资金的人。不管是亲戚朋友找你“代收款”,还是陌生人给佣金让你“走个账”,只要涉及诈骗资金,就算你说“不知道”,也可能被认定为帮信罪。一旦被追究刑责,不仅要受3年惩戒,信用记录还会留污点,影响找工作、考公务员。
另外,为涉诈提供技术支持的人也跑不掉。有人靠技术手段帮别人规避实名制核验,或者开发“改号软件”“引流脚本”卖给诈骗团伙,这些行为以前可能只是罚款,现在会直接纳入惩戒名单,金融、电信服务全受限,还会被行业禁入。
值得注意的是,惩戒措施会精准落地,公安会书面告知惩戒依据、期限和申诉权利,但申诉得有实打实的证据。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别想着“就干一次没事”,现在涉诈线索都是全国联网核查,只要留下记录,迟早会被找上门。
四、社保个税“两头瞒”的企业老板:“低缴社保”“虚列成本”藏不住了
7月1日《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实施后,社保已经纳入纳税系统统一管理,10月起,税务部门将启动首次“税费协同核查”,那些想靠“低缴社保、高列成本”逃税的企业老板,好日子到头了。
很多老板为了省钱,给员工按最低标准缴社保,却在账上虚列工资成本抵扣税款,这种“两头占便宜”的操作现在一查一个准。因为社保和个税数据已经打通,税局能直接比对企业申报的工资额、社保缴费基数和个税预缴基数,三者不一致就会触发预警。
一旦被查实,企业不仅要补缴社保差额和税款,还得交滞纳金,罚款金额最高是应缴金额的3倍。更严重的是,企业纳税信用会降级,以后想拿政府补贴、参与招投标、贷款融资都受限制,甚至可能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老板本人也会被限制高消费。
还有些小企业老板喜欢用“私户发工资”“找发票抵税”,这些老套路也失效了。新规明确,社保缴费基数要和工资收入一致,用私户发工资不影响收入认定;而虚开发票、虚列成本的,已经被列入税务重点稽查清单,10月起会通过大数据筛查重点企业,想蒙混过关根本不可能。
税务部门提醒,企业老板最好在9月底前自查社保和个税缴纳情况,及时调整纠错,不然等到核查发现,损失会更大。
五、违规搞设施农业的经营者:“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成过去式
在基本农田搞规模化养殖、粮食烘干仓储等设施农业,以前很多人觉得“都是农业用途,没问题”,但10月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把设施农业也纳入严监管,违规建设的经营者得拆违复垦,损失可能达几十万。
新规要求,设施农业必须提前向乡镇政府备案,明确用地范围、建设内容,而且严禁硬化地面、建永久性建筑。有个养猪场因为超范围硬化道路,被要求拆除并恢复耕地,直接损失超50万元,这种情况以后会成为常态。
更要注意的是,设施农业不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核心区”,就算是备案通过的项目,要是破坏了耕作层,也得整改。比如有些种植户在基本农田里建温室大棚时,用混凝土浇筑地基,这就属于破坏种植条件,会被责令拆除,还可能面临罚款。
还有人借着“设施农业”的名义搞非农经营,比如在养殖基地里建餐饮、住宿设施,或者把烘干车间改成仓库对外出租,这些都属于“变相改变用途”,会被直接叫停,已经建成的必须拆除复垦,相关投入全打了水漂。
农业农村部门会和自然资源部门联合核查,备案项目要定期报送用地情况,一旦发现违规,整改期限不会超过15天,逾期不改的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还会被列入农业项目扶持黑名单,以后想拿补贴、贷款都没机会。
六、违规调图的铁路出行者:“买短乘长”“越站乘车”后果严重
10月11日全国铁路将调整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新增和调整不少车次,但与此同时,铁路部门对“违规乘车”的惩戒也同步升级,10月1日起,“买短乘长”“越站乘车”且拒不补票的人,会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后续出行。
以前很多人觉得“先上车再补票”很方便,甚至故意买短途票坐长途,被查到就找各种理由拖延补票。新规明确,累计3次“买短乘长”拒不补票的,会被限制购买火车票180天;单次逃票金额超过200元的,除了补票罚款,还会纳入铁路旅客信用信息系统。
还有越站乘车拒不补票的人。有些乘客到站后不下车,想“蹭到终点”,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后续车次正常运行,还会占用其他旅客的座位。10月起,列车员会及时核查到站旅客,发现越站的当场要求补票,拒不配合的会被在下一站“请”下车,还会被处以票款50%的罚款。
另外,冒用他人身份购票、携带危险品进站的人,惩戒也更严。冒用身份证买票的,除了车票作废,还会被公安机关罚款;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的,不仅会被没收物品,还会被行政拘留,情节严重的追究刑责。
铁路部门表示,10月起会在各大车站和列车上公示违规乘车的惩戒措施,同时通过12306APP推送信用提醒。那些觉得“逃一次没事”的人,别等被限制购票才后悔,现在铁路信用和其他信用系统逐步联网,失信记录可能影响贷款、出行等方方面面。
结语:新规不是“找麻烦”,而是划清“安全线”
看完这六类受影响的人群,可能有人会觉得“政策太严了”,但仔细想想,这些新规其实都是在维护公平正义。基本农田保护是为了端稳“饭碗”,税务社保监管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反诈惩戒是为了守护大家的“钱袋子”,铁路规范是为了出行安全。
10月1日是新规落地的日子,也是自查整改的最后期限。这六类人与其担心“被处罚”,不如赶紧对照政策查漏补缺:乱占耕地的赶紧复垦,偷税漏税的及时补报,涉诈关联的主动说明情况,企业赶紧规范社保个税,设施农业补全备案,乘车违规的及时补票。
政策的本质从来不是“惩罚”,而是通过明确规则让大家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与其等到被查处才“哭鼻子”,不如现在就主动合规,毕竟只有守好规则底线,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这些新规带来的不仅是约束,更是对合法合规者的保护,只有大家都守规矩,社会运行才能更有序、更公平。
来源:村庄全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