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巨野县万丰镇顺河村,提起冯云红的名字,乡亲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丈夫瘫痪、家庭陷入困境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用瘦弱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家。如今,她带着“孝老爱亲”模范的荣誉,又把这份温暖传递给了更多乡亲。
在巨野县万丰镇顺河村,提起冯云红的名字,乡亲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丈夫瘫痪、家庭陷入困境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用瘦弱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家。如今,她带着“孝老爱亲”模范的荣誉,又把这份温暖传递给了更多乡亲。
每天清晨,冯云红的农家小院里,冯云红已经忙开了。生火、做饭,盛饭后,她快步走进里屋,轻轻扶起躺在床上的丈夫毕凤山,帮他翻身、擦脸、喂饭,动作熟练得像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冯云红一边给丈夫按摩手臂,一边轻声说着村里的新鲜事,毕凤山嘴角带着笑意,不时点头回应。
“当时他意外摔伤,造成重度脊髓损伤终生不能自理。他躺在那里了,我感觉的天就像都塌了。家里面还有俩个上学的孩子,我就感觉着,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巨野县万丰镇顺河村村民冯云红说。
在术后的漫长岁月里,冯云红成了丈夫的“专职护工”,每天定时擦洗身体、喂水喂药、更换被褥,甚至要亲手帮助丈夫处理排便问题。面对丈夫因长期卧床引发的肌张力高、肾积水等多种并发症,冯云红自学护理知识,用细致照料为丈夫筑起健康防线。
“这些年苦了她了。我躺着不能动,家里、家外全靠她,她从来没跟我抱怨过一句。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拖累她,她还反过来安慰我。有她在,这个家才像个家。” 冯云红丈夫毕凤山告诉记者。
2016年在政府的关怀下,巨野县残联为毕凤山办理了残疾人证,还申请了“两项补贴”,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冯云红并未止步,看着丈夫日渐消沉,她开始琢磨如何帮他重拾生活信心。自媒体,成了照亮这个家庭的新曙光。
冯云红:“像他这种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其实是需要一天24小时都要人照顾。所以我当时就想着一定要找一份既能照顾他还能养家糊口的工作,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做自媒体。”
冯云红与丈夫共同运营抖音账号 “大鹏二鹏要努力”,二人用真实镜头展现丈夫的康复训练、孩子放学后的农活分担,以及田间地头的劳作日常。冯云红的丈夫不仅逐渐走出心理阴霾,还学会了用手指关节操作手机,成为家庭短视频创作的 “军师”。账号从最初的零星粉丝,逐渐成长为现在拥有114.3万粉丝、创作1271条作品的“励志网红家庭”。
走红后,冯云红最先想到的是她们夫妻困难时帮助过她们的乡亲们,看到乡亲们种的辣椒、大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冯云红两口子转型 “助农主播”,把家乡味道装进直播间。仅 2025 年上半年,冯云红就帮农户卖出7余万瓶辣椒酱,她还联合企开展培训,让近百余名村民变身 “新农人”。
巨野县万丰镇顺河村村民张翠平:“以前辣椒不好卖,烂地里怪心疼。跟着云红学直播,现在一个月能挣3千多元,多亏了她。”
10年坚守,冯云红用不离不弃诠释了“爱”,用乐观坚韧书写了“责任”。成名之后,她不骄不躁,用行动传递温暖,让“孝老爱亲”的美德在乡野间生根发芽。这位从“绝壁”中开出的“娇艳花”,用平凡人生的坚守,奏响了“小城大爱”的动人乐章。
冯云红:“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也能帮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了。我心里也挺知足,也挺欣慰的。至于大家说的模范或者伟大啦其实只是一个称号,也是一种鼓励,但是更是一种责任。未来我要把整个家庭照顾好,然后尽所能的去让身边的人带动起来,人家都说呢一个人好不算好,一家人好才算好呢。希望我们越来越好吧!”
来源:菏泽广电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