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扇门,办全市事——门头沟区登记中心开启“全市通办”新模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6:15 1

摘要:曾经,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需要跨区奔波,成为不少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如今,随着北京市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门头沟区登记中心积极响应,通过“异地受理、属地审核、全程网办、证书直达”的创新机制,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全市事”。自2025年

曾经,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需要跨区奔波,成为不少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堵点”“痛点”。如今,随着北京市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全市通办”服务,门头沟区登记中心积极响应,通过“异地受理、属地审核、全程网办、证书直达”的创新机制,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全市事”。自2025年6月政策实施以来,门头沟区登记中心已成功办理跨区业务80余件,覆盖抵押登记、夫妻更名、补证登记等高频事项,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助力首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服务升级:

从“来回跑”到“一站办”

以往,不动产登记业务须严格遵循属地原则,群众办事往往需跨区往返、耗时费力。以家住门头沟、房产在朝阳的王先生为例,此前办理抵押登记需专程前往朝阳区登记大厅,如今他在“家门口”的门头沟专窗,20分钟便完成全部流程并现场领证。这一转变得益于“异地受理、属地审核”的新型服务模式。申请者可在全市任一登记大厅提交材料,借助信息系统实现资料实时推送、属地在线审核、结果互通互认。

不仅如此,门头沟区登记中心还设立了“全市通办”专窗,通过系统培训、考核上岗、流程优化,打造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确保业务办理规范流畅。运行以来,已累计为群众节约办事距离超3874.9公里。

协同创新:

从“区域分隔”到“全市联动”

“全市通办”并非简单承接业务,而是真正实现区域协同、标准统一、服务无差别。门头沟区登记中心主动与通州、朝阳、东城、大兴等13个区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设立专职联络员,及时沟通并解决办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群众在任何窗口均享受同等优质服务。

技术赋能是实现高效协同的基础,依托北京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门头沟区登记中心已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办理——从线上申请、材料推送,到审核登簿、电子证照生成,均可在线完成。例如,平谷区居民何先生在门头沟区申请补证,材料自动推送至平谷区审核,审核通过后电子证照实时生成,纸质证书通过EMS邮寄到家,真正实现“足不出区、事全市办”。

服务提质:

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

门头沟区登记中心始终以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推动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培训赋能提效能,将“全市通办”政策纳入全员必修课,通过“政策解读+系统实操”双轨培训、疑难案例剖析等方式,确保窗口人员精准掌握业务要点,同时建立内部考核机制,将办理质量与效率纳入绩效考核,倒逼服务提质;宣传引导全覆盖,登记大厅播放“全市通办”宣传视频,制作并张贴“全市通办”服务宣传海报,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全市通办”的便利度;主动服务解民忧,针对群众咨询高频问题,梳理形成常见问题解答手册,设立“党员先锋岗”提供“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做到“有问必答、有难必帮”。

成效显著:

从“点上探索”到“面上开花”

政策实施首月,门头沟区登记中心就成功办结了首例跨区业务,目前已累计办理各类“全市通办”业务80余件,涵盖住宅、商业等多种业务类型,为企业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北京市某公司为例,其房产位于门头沟区,企业注册在通州区。通过通州区登记中心提交抵押申请,门头沟区登记中心在线实时接收信息并办结业务,助力企业快速获得贷款支持。“没想到这么方便,真正感受到了北京营商环境的变化!”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80余笔业务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便捷体验,是企业发展的坚实保障,也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践。门头沟区登记中心也将持续优化“全市通办”服务细节,探索拓展更多可通办事项,让这项惠民利企的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为打造首都高品质营商环境贡献“门头沟力量”。

供稿:门头沟区不动产登记中心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