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下按钮就能看到闪电划过,还能亲手调整月球模型绕太阳转,这个科普馆比课本有趣多了!”近日,铁西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水陆空”科普展馆落成典礼,在启工二校建北教育集团北一路分校顺利举行。这座以MR技术为核心的科普乐园正式亮相,将仿真雷电、天体轨道等
“按下按钮就能看到闪电划过,还能亲手调整月球模型绕太阳转,这个科普馆比课本有趣多了!”近日,铁西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水陆空”科普展馆落成典礼,在启工二校建北教育集团北一路分校顺利举行。这座以MR技术为核心的科普乐园正式亮相,将仿真雷电、天体轨道等抽象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操作的互动项目,搭建起高质量科学探索平台,为区域青少年科普教育按下“加速键”。
多板块空间 串联科学知识脉络
作为省科协重点支持的校园科普项目,铁西区启工二校北一路校区在市区科协指导下,聚焦“体验式科普”硬件建设,打造“水陆空”科普馆,彻底打破传统科普的静态模式。展馆划分海洋展厅、陆地展厅、天空展厅、AR体验区等多个功能板块,涵盖3D打印、MR互动、空心杯无人机足球、Neuromaster脑科学人工智能体验课程等特色内容。
用动态视角解读生命密码,科普也能充满叙事感。其中“生命探索”主题区创新性地以动态视频展播,成为串联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海洋生命起源视频结合生物标本,详细讲解从单细胞生物到复杂海洋生物的演化,帮学生串联“生命进化”完整脉络;天空探索视频从鸟类飞行原理延伸至人类航空航天史,搭配简易飞行器拼装体验,激发学生航天兴趣;陆地生命演变视频以时间轴呈现远古到现代物种变化,让孩子在视觉冲击中理解“适者生存”法则。
互动装置加持 科学原理更易掌握
“大家快看这个龙卷风模型!透明箱体里的气流运动,就是龙卷风真实的形成与运动轨迹!”展馆内,“小小科普志愿者”正在为参观者细致解读展馆内的科学奥秘。一系列硬核科技互动装置成为科普“活教材”,让科学探索从“看”变成“玩”。
在仿真雷电体验装置前,学生调节参数就能直观观察不同云层条件下闪电的形成;月球对日轨道体验展板旁,转动手柄调整模型位置,日食、月食的发生规律便清晰呈现,抽象天文知识瞬间易懂;风力发电模型区,改变风扇风速可观察发电指示灯亮度变化,亲手验证“风能转化为电能”;磁控报警装置前,用磁铁触发报警系统,能轻松理解磁控技术的生活应用。
“以前学‘电路’相关知识总记不住,现在玩过磁控报警装置后,一下子就懂了电流和磁场的关系,太有意思了!”一位三年级学生拿着体验手册,认真记录自己的发现。
专家打磨提质 让科普资源共享
“为了让科普真正贴近孩子兴趣,所有体验项目和视频内容,都经过教育专家、科技工作者共同打磨把关!”铁西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宋玉荣介绍,“水陆空”科普馆建设前期,团队充分调研学生需求与认知水平,确保每个设计都能弥补课堂教学的实践空白,同时激发孩子的科学探索欲。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王树雄、副部长姚晓峦强调要定期更新互动内容,让科普展览馆持续发挥科普功能。
让科普资源流动起来,才能照亮更多孩子的科学梦想。随着全国科普月正式启动,该展馆还将陆续推出“科普开放日”“科技小达人挑战赛”等系列活动,持续丰富科普形式。铁西区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张海英表示:“接下来学校会把展馆体验与科学课、综合实践课深度结合,比如将‘风力发电’体验融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让学生带着课堂问题到展馆找答案;同时面向周边学校开放预约通道,让优质科普资源辐射更广范围,助力更多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来源:铁西区委宣传部)
来源:记者王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