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项目总投资为 20,000.00 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研发中心大楼,购置相关研发、检测设备,及建设配套的辅助工程和服务设施等,用于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与技术水平。
1、项目具体用途
本项目总投资为 20,000.00 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研发中心大楼,购置相关研发、检测设备,及建设配套的辅助工程和服务设施等,用于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与技术水平。
OLED 有机材料在性能上需要具备优秀的发光能力、合适的能级及载流子迁移率、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成膜能力等,常需要通过十余步有机化学反应合成,工艺复杂程度高。另一方面,由于OLED 面板基础技术是半导体技术,对于面板产品生产和组装的精度要求极高,对应用于其中的OLED 有机材料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单个器件的有机功能层可高达数十层,且每层材料的性能要求都不相同,复杂程度较高。
由于 OLED 有机材料具有合成难度高、更新迭代快、对面板发光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特点,产品价值也相应较高,市场空间广阔,为行业内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增长潜力。
2、可行性分析
(1)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通过多年积累建立了健全的研发体系,核心技术涵盖了OLED 中间体合成、OLED 升华前材料制备的合成路线设计、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目前公司设置了研发中心作为专门研发机构,下设各类检测试验室以及小试、中试实验室,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形成了完整的研发体系。
公司每年均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 5,877.75 万元、6,560.83万元、8,303.21 万元以及 1,652.84 万元,呈上升趋势,大量研发资金投入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公司研发经验丰富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公司在有机合成领域积累了大量合成和纯化技术。公司根据行业特色建立以产品为基础的化合物数据库和以放大生产技术参数等为基础的工艺技术数据库,特定化合物的合成设计可依靠数据库完成路线的优化设计与量产参数的快速确认,具有小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快速转化能力,能够完成客户对特定化合物迅速量产需求,适应OLED前端材料领域对终端材料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行业特点。公司所拥有的研发经验将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夯实的技术基础。
3、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工程建设期 36 个月。项目建设分以下阶段进行:项目前期、初步设计及审批、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工程、机械竣工、投入使用。
4、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 20,000.00 万元
5、项目土地、备案、环评情况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九目化学,建设地址为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大街 83 号,不涉及新增土地。本项目已经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2312-370672-04-01-798788)。本项目已经取得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出具的“烟开环表[2024]32 号”批复。
6、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1)发光方式的演变
OLED 有机材料按照分子量和分子属性不同,可分为小分子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其中,小分子材料由于分子量小,可直接通过真空蒸镀气化的方式应用于面板制备中,是当前已经实现商业化的主流技术;而高分子材料由于分子量大、难以气化,主要以溶液态用于喷墨打印中,但该项技术目前尚未成熟。小分子材料按照发光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荧光材料、磷光材料以及 TADF 材料(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
目前,已经实现成熟化商业应用的系蓝光荧光技术以及红光、绿光磷光技术,根据 TrendForce 等咨询机构统计,蓝光荧光材料主要供货商为出光兴产、SFC,红光磷光材料主要供货商为杜邦集团、德山集团,绿色磷光材料主要供货商为三星 SDI、默克集团。
(2)氘代材料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 OLED 技术的进步和发展,OLED 显示器件由最初简单的单层器件发展到双层器件、三层器件以及多层器件,面板结构趋于复杂,对材料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近年来 OLED 有机材料行业中开始使用氘同位素替代化合物中的氢元素加强材料发光性能,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在 OLED 发光材料中引入氘原子后,发光分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将得到增强,从而有利于光的产生,同时由于氘原子结构更加稳定,可以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延长设备寿命。
在 OLED 生产的蒸镀环节中,用氘原子结构可以显著降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热电子退化效应”。在其它半导体加工和制造环节,应用氘原子结构同样可以使得晶体管的寿命大幅提升。氘代材料不仅可以改善 OLED 器件的发光效率、器件寿命,还具备提高亮度等特性,已成为OLED 有机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来源:思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