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刷到大学社团的老照片,照片里挤着二十来张年轻的脸,其中有个穿蓝外套的男生举着相机。后来他说要去西藏拍星空,出发前一晚还在群里发了张星空延时摄影的预告,结果第二天火车刚过格尔木,他的背包被偷了,相机、三脚架、所有拍了三年的作品全没了。
深夜刷到大学社团的老照片,照片里挤着二十来张年轻的脸,其中有个穿蓝外套的男生举着相机。后来他说要去西藏拍星空,出发前一晚还在群里发了张星空延时摄影的预告,结果第二天火车刚过格尔木,他的背包被偷了,相机、三脚架、所有拍了三年的作品全没了。
生活里总有些这样的时刻。这些“没完成”像一根细刺,扎在记忆里,偶尔碰着,还是会疼。心理学上有个“蔡格尼克效应”,说人对未完成的事记得更牢——就像考试时卡壳的那道题,交卷后反而记得最清楚。我们的大脑总在执着地补全“未完成”,于是遗憾值越拉越高。
但换个视角看,遗憾何尝不是另一种“未完待续”?《请回答1988》里狗焕没能追上德善,观众意难平了十年,却也在每次重刷时,把那份青涩的心动又温习了一遍;《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缺失,让无数读者提笔续写,倒成就了更丰富的“红学宇宙”。就像阿杰后来在朋友圈发的:“丢了相机那天,我坐在火车站哭了半小时,然后买了张去敦煌的票。在鸣沙山看日落时,突然想通了——星空不止在镜头里,也在眼睛里。”有些篇章翻不过,是因为故事还没真正结束。
最近接触到一款三国策略游戏,突然懂了这种“未完待续”的巧妙。《三国:谋定天下》里,玩家能带着自己的同盟,去“改写”三国历史里的遗憾。比如历史上关羽失了荆州,你可以带着盟友提前布防,在麦城设下埋伏;或者帮孙策多活几年,看他如何与周瑜一起荡平江东。
更有意思的是游戏里的“情义主题服”,9月27日上线后,有不少跨界主播会亲自带队,带着粉丝一起打同盟战——就像当年没凑齐的毕业旅行,现在能和老朋友们在游戏里组个“三国同窗团”,一起攻城略地,把当年没说出口的“一起走”,换成“一起赢”。
游戏里还有个细节特别戳人:武将等级可以随意置换,战法等级重置也不费资源。这像不像给记忆按了个“撤销键”?小时候没练起来的武将,现在可以从头培养;上赛季没打下的城池,新赛季能带着更默契的盟友卷土重来。那些现实里拉满的遗憾值,在游戏里成了“再来一次”的勇气。毕竟人生没有读档键,但在这片三国沙盘里,每个玩家都能当自己的“谋主”,把没完成的故事,写成新的篇章。
来源:大宝聊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