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慈善创新发展 让爱洒满孔孟之乡 —— 济宁市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综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5:28 1

摘要:慈善公益报(王 杰 路笃书)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慈善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大局,积极筹措慈善资金,扎实开展慈善救助,深入推进慈善服务,努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

慈善公益报(王 杰 路笃书)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慈善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大局,积极筹措慈善资金,扎实开展慈善救助,深入推进慈善服务,努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擦亮了“慈润济宁·善行万家”品牌。

2019年11月29日,济宁市慈善总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开启了济宁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征程。每年社会捐赠总额都保持在4亿元以上,稳居全省前列。济宁市连续五届荣登全国城市公益慈善百强榜50强,最高提升至第16位。2024年山东省慈善总会系统年度工作座谈会在济宁市召开,充分肯定了济宁市取得的工作成绩和经验做法。在2025年山东省慈善总会工作会议上,济宁市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突出党建统领,确保慈善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济宁市慈善总会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党的建设工作放在核心位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把党的建设作为专章写入了市慈善总会章程。扎实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每周集体学习,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积极推动“互联网+党建”工作,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建品牌、星级支部创建活动,加强党员党性锻炼,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形成人人担当作为、争做干事先锋的浓厚氛围。市慈善总会办公室党支部被评为市直机关五星级党支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的慈善工作根本遵循,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慈善事业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济宁市把“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代会、人代会报告,提出“打造‘慈润济宁·善行万家’品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慈善工作并作出指示,分管领导每年都参加慈善会议活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开展“孔孟之乡慈善奖”评选表彰等活动,为慈善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加大工作创新,推动慈善捐赠稳居全省前列

济宁市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领导班子积极推进慈善捐助方式创新,实行资金捐、物资捐、网络捐与慈善冠名基金认捐等多种捐助方式同步运作,形成了“慈心一日捐”“慈善一元捐”等慈善捐赠品牌项目。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情系灾区”“助力东西部协作”捐赠,联合媒体开展“慈善助困”“牵手慈善助学”“关爱环卫工人”等专项捐助。深入推行项目认领、项目认捐机制,加强与腾讯公益、轻松筹、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抖音)等互联网募捐平台合作,探索开展联合公开募捐,举办公益慈善拍卖活动,创新设立村(社区)“济时救”慈善冠名基金,支持推进慈善福彩投注站等慈善实体建设发展,在捐赠人和受助人之间牵线搭桥,畅通捐赠渠道,促进了社会捐赠意愿和困难群众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2019年以来,全市募集慈善款物价值26.21亿元,其中市本级直接募集5.44亿元。

济宁市设立孤独症儿童困难家庭救助基金及救助项目,建立救助、申报、募捐三项机制,通过帮助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强化慈善救助,充分发挥扶弱济困功能作用

济宁市慈善总会聚焦困难群众需求,推进慈善救助创新,加强与政府救助的紧密衔接,统筹用好捐赠款物、志愿服务、无偿援助、服务费用减免等各类慈善资源,不断丰富慈善救助项目和内容。创新完善“横向联合、纵向联动、社会参与”的慈善项目运作机制,施行“资金+物质+志愿服务”复合型救助模式,优先把特困人员和符合条件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人口纳入慈善救助范围,及时将经过政府救助后仍需帮扶的对象纳入慈善救助体系。全心全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温暖帮扶,形成了“朝阳助学”“情暖万家”“康复助医”等系列品牌。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慈善款物价值24.6亿元,资助帮扶117.06万户城乡困难群众解决上学、生活、就医等难题,多个慈善项目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山东慈善奖”“山东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优秀项目”。限额资金救助、医疗费用减免、购药优惠援助与免费药品发放相结合的“大病医疗救助”项目,一定程度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朝阳助学”工程帮助和保障了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支持农村中小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情暖万家”工程有效帮助城乡困难群众温暖过冬、温馨过节;“政社企联动合作”的新型慈善超市网络,涵盖生活超市、药品超市加盟店582家,持续为城市低保对象提供价格减免优惠;创新发展“扶一把”慈善助老项目,从“爱心扶手”“安心助浴”“贴心探访”“舒心医养”四个方面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创新设立的山东省首家市级福彩慈善驿站,逐步形成了便民化、综合化、实体化的慈善服务平台。

济宁市慈善总会和各县慈善总会每年联动开展“朝阳助学”工程,资助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大中小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


推进强基固本,不断夯实慈善事业发展基础

济宁市慈善总会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不断健全完善慈善工作制度,及时修订总会《章程》,制订和完善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捐赠管理、社会救助和慈善项目管理以及慈善信息全公开等主要制度办法,确保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山东省慈善条例》等法律法规相一致,保证了运行有序、执行有力。

以完善组织网络、健全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慈善领导体制机制创新,设立县级慈善工作领导委员会,不断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先后打造基层慈善组织示范镇115个、标杆村2680个,授予乡镇、村居、企业等基层慈善工作示范单位145个,核准命名慈善基地11个,搭建起专业高效的爱心奉献平台网络。

创新“以补代奖”方式,加强慈善服务保障工作,设立慈善义工专项基金,增设义工部,升级慈善义工管理服务平台,为社会义工团队提供办公场所,全市慈善义工增长18万人,总数达45万人,成为体现城市文明风尚的风景线。

济宁市连续18年举办“慈善公开周”活动,公开财务账目和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提升了慈善的公信力和感召力

研究印发《关于推进慈善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大慈善宣传力度,先后开播了《情系慈善》《善行济宁》电视慈善专题栏目,做好先优典型报道,连续开展了两届中小学生慈善征文比赛,评选慈善事业好新闻奖,创新设立济宁慈善公益传播中心,举行庆祝“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慈善文化,不断增强社会慈善意识。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接续聘请四批社会监督员,连续18年举办“慈善公开周”活动,敞开财务账目和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提升了慈善公信力,保障了慈善事业行稳致远。

济宁市慈善总会积极推进慈善文化建设,每年举办庆祝“中华慈善日”活动。图为济宁市第二届中小学生慈善征文比赛颁奖暨《善行济宁》融媒专栏开播仪式现场

时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孙少华评价济宁慈善工作特色鲜明,工作开展扎实、慈善活动丰富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看点亮点颇多。市慈善总会连续3届获评AAAAA级社会组织。市慈善总会办公室连续5年在市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获评“好”等次,荣获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双拥工作先进集体、济宁市模范机关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

本版图片由济宁市慈善总会提供

来源:慈善公益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