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条短视频的开场白,言语质朴却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充满了乡土情结,但视频的创作者不是网红,而是仙居县溪港乡百花村村干部陈玉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
“你可能会觉得,看戏是一件太寻常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这个偏僻的村子里,有很多人这辈子都没去过几次县城。”
这是一条短视频的开场白,言语质朴却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充满了乡土情结,但视频的创作者不是网红,而是仙居县溪港乡百花村村干部陈玉琴。
近日,她带着全村老人进城看戏,让50位百花村村民和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来了一次特别的相遇,并用视频记录下这趟温暖的旅程,看哭了许多网友。
有网友说,她是仙居大山里的“李富贵”,也是百花村飞出的金凤凰。
(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大山里的老人
收到了剧院的戏票
在陈玉琴记忆中,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百花村曾经有一个自己的剧团,但在她很小的时候,剧团就解散了,“从那之后,仿佛老一辈人的青春也就散场了。”
他们回归了柴米油盐的生活,用一生的辛勤付出,把子孙送进了城市,却把自己留在了大山里。
“前段时间,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来我们仙居永安剧院演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剧院负责人聊起,我们村有很多老人都喜欢看戏,只是小百花离他们太遥远了。没想到他很慷慨,直接给了我们村50张票,让我带着老人们来看戏。”
永安剧院负责人柯程方告诉记者,做这件事的初衷,源于公司运营剧院的理念,“我们觉得剧院的职责不仅仅是演出空间,也不仅仅是舞台,它是介于公益与商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事业与产业之间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日常经营中,我们会着重考虑社会职责的体现。”
陈玉琴把这个好消息带回了村里,老人们都很开心。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要把这么多老人带进城,不少人年纪都很大了,怎么保证他们的出行安全?
“其实我做这件事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希望能给他们带去快乐,如果说真的瞻前顾后的话,这件事就做不下去了。”让陈玉琴如此坚定的另一个原因,是村里许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去过几次县城。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真实发生着。因为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位于台州温州丽水交界处,离县城有2小时车程。老人们平常的吃穿用度,会有人开着货车进村售卖,或者在每月25日,到隔壁的安岭乡赶集。
“我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名单时,许多老人都说,上一次去县城已经是好几十年前了,甚至有些老人,一直到病重住院时才到过县城,那一刻我真的感触很深。” 陈玉琴言语中带着哭腔。
“陈玉琴是一位非常有爱心,责任心,有担当的好干部,与她一起发起这次活动,其实压力很大的,这么多老人,路程这么远,安全问题就让很多人退缩了,我们也考虑到了,但还是决定去做,我自己是山里人,我外公一辈子没出过仙居,带到城市后的那种震撼感一直记在心里,所以就和她一起挑担子做了。”柯程方说。
正在游玩的老人 受访者供图
人生难得的进城
他们开心得像孩子
虽然永安剧院提供了免费戏票,但百花村没有直达县城的公交车,该怎么把这么多的老人送进城?
不想辜负老人的陈玉琴,打了一上午的电话,多方联系之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仙居县红心志愿者协会主动包了两辆公交车送老人进城。
百花村户籍人口700多人,但实际留守村庄的只有六七十位老人,刨去行动不便和晕车的,那天基本是全村出动了。
今年86岁的戏迷陈秋生,是这次“旅行团”中年纪最大的老人,原本老伴并不同意他去,但平常都很尊重爱人的他,这次却有些“叛逆”。
“小百花越剧团那是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这次我一定要去现场看明星。”他坚定地说。
百花村村道狭窄,公交车开不进来,大家要步行20分钟,到隔壁村上车,但这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我们原本计划下午1点到村头集合出发,结果老人们很兴奋,刚吃完午饭就集合完毕了,12点不到我们就出发了,车子把我们送到城里才3点。”陈玉琴说。
面对提前到来的老人,永安剧院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带老人逛了周边的公园,又参观了当地的文化馆。老人们就像春游的孩子一样,脸上笑容灿烂。
途中,老人金海西突然指着远处的一座大桥问:“那是河埠大桥吗?”
“是的,不过已经弃用了,现在造了新桥了。”陈玉琴回答。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来过,那时桥墩才刚造两个,五十多年了。”老人笑着说。
陈玉琴听着有些心酸,但突然又觉得,这趟旅行值了。
逛了一圈后,老人们回到了剧院休息,已经到了晚饭时间,仙居县红心志愿者协会和康普养老公司,贴心地为老人们送来了晚餐,还给大家准备了小礼物。
老人们在剧院门口合影 受访者供图
未来有机会
希望带老人走更远
晚上7点,表演正式开始了,小百花为老人们带来了经典越剧《江南女巡案》。
“这个戏足足有2个小时,一开始我还担心老人们坐不住,没想到结束时大家都说时间过得好快,还没有看够。”陈玉琴说,带着老人回到村里已是深夜,但一路的欢声笑语,让大家丝毫都不觉得累。
“事情证明,做这件事非常值得,看到老人们的惊喜,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感、满足感,我觉得偏远山区的老人们,要实现这种文化精神共富,真的需要更多陈玉琴式的基层干部参与。”柯程方说。
其实,陈玉琴已经不是第一次带村里老人出去玩了。去年,她曾带着村里60多位老人,逛了当地的神仙居景区,引起了不小关注。
“去年参加旅游的一位阿婆,等我们今年去看戏时,她已经不在了。”这让陈玉琴有了更深的紧迫感,希望能带老人走得更远,去看更广阔的天地。“未来有机会的话,我想带他们去坐一下高铁,看一下时下最前沿的人工智能,让他们感受时代的变化。”
去年秋天,她还帮老人在家门口和“天安门”合影,潮新闻也曾详细报道(详见《帮山村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和“天安门”合影,浙江两位姑娘心思太巧了》)
陈玉琴的举动,看哭了不少网友——
去过一次百花村,开车两个多小时,山路十八弯,这些留守老人们几十年才进一趟城,还看上了小百花越剧,感谢组织者,你是百花村飞出的金凤凰。
组织活动最关心的就是安全问题,看视频的最后回去路上都已经是夜幕降临,还要确保50多名老人已安全到家,组织者心里的大石头才能落地,可想而知,顶了多大的压力。
……
也有网友把陈玉琴比作仙居大山里的“李富贵”, 她对此有些不好意思。
“我和李富贵曾一起参加过一档节目,我特别能懂她,我们两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对家乡的情怀,我也特别佩服她所做的事,给了我很多精神鼓励。”
几年前,在外创业的陈玉琴,因思念亲人回到从小生活的山村,发现这里有不少好山货,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于是,她留在了村里,担任起“共富生活委员”,为村民免费直播卖货。没多久,百花村的农产品便远销全国,她还把服务范围扩大到了周围乡镇。
在实践中,陈玉琴觉得乡村振兴就像一场长跑,免不了奔波和劳累,“可路上总会有人给你递水加油,就像我们这次出行,一路来要感谢很多人。当村民遇上小百花越剧团时,我相信山外的精彩,不只是在屏幕上,更是在每一个搭建桥梁人的心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