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苍翠幽静的树林里,一条小径伸向深处,荒芜杂乱的墓碑层层叠叠,杂草丛丛点缀其间,这就是伦敦最大的公墓之一——海格特公墓。进了公墓大门,沿着小径走约500米,在路的右侧就看到一座醒目的、高约3米的纪念碑,底座为花岗岩,上部为人物铜像,铜像银发冉冉,目光炯炯地注视远
▌孙玉山
苍翠幽静的树林里,一条小径伸向深处,荒芜杂乱的墓碑层层叠叠,杂草丛丛点缀其间,这就是伦敦最大的公墓之一——海格特公墓。进了公墓大门,沿着小径走约500米,在路的右侧就看到一座醒目的、高约3米的纪念碑,底座为花岗岩,上部为人物铜像,铜像银发冉冉,目光炯炯地注视远方,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卡尔·马克思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刻有几行英文鎏金大字,上面是《共产党宣言》中的名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面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结束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离眼下的马克思墓碑不远,沿坡路前行二百米左右,小路右侧林子里有一块躺在地上的方形墓碑,边长2米左右,周边杂草丛生,是当年的马克思墓。而立有铜像的墓碑,是1956年英国共产党集资在公墓的醒目位置为马克思重建的,当时,很多国家的共产党,包括中国共产党也做了捐赠。里面安葬着马克思、其妻燕妮及他们的第三个女儿爱琳娜、外孙哈里、忠实的女佣海伦。在花岗岩墓碑中间镶嵌着一块小的白色大理石,上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录了每位故人的生卒年月。爱琳娜当年还为马克思夫妇和海伦写了墓志铭,写给爸爸的是:卡尔·马克思,葬于1883年,“最诙谐、快乐地生活的人,用玩笑激励人的人”。
马克思在伦敦期间,写了《资本论》等许多鸿篇巨制。但他晚年生活窘迫,疾病缠身,夫人和女儿小燕妮先后因病去世,疾病的折磨和失去亲人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1883年3月14日,恩格斯下午两点半来看望马克思,见他正在炉旁的安乐椅上打盹。一两分钟后,恩格斯走进他的卧室,马克思已长眠不醒了。3月17日,马克思的遗体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一个偏僻的角落下葬,同他的妻子燕妮埋在一起。参加这位伟人葬礼的只有11个人。恩格斯在墓前致悼词说: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革命家,是世界上最遭嫉恨和最受污蔑的人,但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人类将永远不会忘记!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2000年来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没有争议地将马克思评为“千年思想家”。而今,世界上一直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研究马克思及其学说,有关马克思的传记文学达100多部。马克思身后,两次世界大战,苏东剧变,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当下世界局势更是发生了巨大演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激烈演进,而人们对马克思学说的研究长盛不衰,对马克思的怀念更具有深刻的内涵。
我发现墓碑前摆放着一束束的鲜花,有的还很新鲜,显然是最近摆放的。墓园里的人们说,前来访问马克思墓的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许多是来自东方国家的,特别是中国。墓前还散放着一些用各种文字写的字条,肯定是来自各个国家的,其中一张中文字条写着:“共产主义的伟人,我们永远敬仰你!”
我和同来的朋友都是共产党员,在马克思墓碑前伫立良久,思绪飞旋,在夕阳的光线下,历经风风雨雨的马克思墓,依然是那么庄严、肃穆、整洁,令人油然心生敬意。《共产党宣言》问世已经一百多年了,马克思学说仍然是鼓舞今天的共产党人和寻求真理的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