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老家皖南的山坳里认识了个叫老何的农民,听说他靠养珍珠鸡一年能赚三十万。一开始我也不信,后来跟着他干了半个月,才明白这事儿真不假。珍珠鸡是种浑身长白点的灰色鸡,老家人都喊它"非洲鸡",一只能卖到三百多块。老何说现在订单都接不过来,村里的人都想跟着他干。
我在老家皖南的山坳里认识了个叫老何的农民,听说他靠养珍珠鸡一年能赚三十万。一开始我也不信,后来跟着他干了半个月,才明白这事儿真不假。珍珠鸡是种浑身长白点的灰色鸡,老家人都喊它"非洲鸡",一只能卖到三百多块。老何说现在订单都接不过来,村里的人都想跟着他干。
这种鸡原产地在非洲几内亚,老何从网上买了批小鸡自己养。刚买回来的小鸡才几块钱一只,养到三斤重就能卖。他说珍珠鸡能活零下二十度,夏天四十度也不怕死,比本地鸡好养多了。头两个月喂玉米和稻谷,后面就放山里吃虫子,饲料钱省了不少。
有天半夜我跟着老何送货,冷链车开到山脚,搬货的工人说这种鸡在杭州能卖到五六十一斤。老何算了算账,一只鸡能赚七八十,养一千只就是八九万。但他说实际能到手的利润要少点,因为总有鸡跑丢或者生病。
珍珠鸡胆子特小,一受惊就乱飞。有次几十只鸡从棚里飞出去,老何追了两公里才抓回来。他说这鸡晚上都会自己回窝,但白天跑丢了找不回来也是常事。村里有个养鸡户去年损失了三百多只,最后赔了本钱。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鸡的生长速度。老何说三个月就能出栏,一年养三批没问题。不过他最近在扩建鸡舍时,兽医站的人特意来提醒,说非洲来的鸡可能带病毒,得定期消毒。
市场这块老何倒是挺自信,他说长三角的酒店都在抢珍珠鸡,连电商都找上门要合作。但昨天村里开养殖户会议时,有人说邻县有人养的鸡全死了,怀疑是饲料问题。老何听完只是抽烟没说话,后来我才知道他偷偷给鸡场加了两台监控摄像头。
老何媳妇负责卖蛋,珍珠鸡下的蛋比鸭蛋大,能卖到五块一个。她每天要跑三个乡镇市场,说城里人买这蛋都是当礼品送人。但周边县市也有人开始养了,价格会不会降下来还不知道。
最近老何打算贷款建新鸡场,说要把规模扩大到三千只。问他怎么保证销路,他说早跟几个餐厅签了合同,就算卖不动还能腌制成腊味。不过我看他半夜还在网上查防疫知识,估计心里也没底。
镇上的农业局前两天来检查,问老何有没有办理特种养殖许可。老何说手续正在办,但材料要准备好久。他指着山对面新开的农家乐说,有家店准备用珍珠鸡做特色菜,到时候能消化不少货。
有天傍晚我发现老何在和兽医打电话,说鸡群拉稀了三天。他蹲在鸡舍门口愁眉苦脸,之前拍胸脯说的"零死亡率"现在全成了空话。后来兽医开了些药,情况才慢慢好转。他说这行看起来赚钱,其实风险大得很。
上个月老何请我们吃饭,席间他端上自己做的珍珠鸡汤。说实话味道跟土鸡差不多,就是肉有点柴。但他说现在客户就是图个新鲜,等大家吃腻了怎么办,他也没想好。
前几天老何接到个奇怪的订单,有个上海人要买两百只活鸡去展览。他说对方说这是"异国风情",还专门要带羽毛斑点的。现在老何开始挑品种,把白点不明显的鸡都留着自己吃。
我问他三十万收入是不是吹牛,老何拿账本给我看,各项开支列得清清楚楚。饲料钱、疫苗费、人工费,最后算下来确实能赚二十多万。但他补充说这是理想状态,要是遇到病害或者市场跌价,可能连本钱都保不住。
现在村口贴了张告示,说要组织珍珠鸡养殖培训。老何被推选当讲师,听说报名费要八百块。他老婆说这是镇上安排的,但我知道他其实不愿意教太多人,怕竞争太激烈。
有天半夜鸡舍灯还亮着,我过去看老何在数鸡。他说最近发现有鸡少了,但不知是跑丢了还是被野猫叼走了。这种鸡晚上会自己回窝,白天跑丢的都没法找回来。他现在养了八百只,但每天清点都要花一个多小时。
最近老何开始学开直播,举着手机拍鸡群。他说网上宣传能带来更多订单,但直播间里经常有人问是不是火鸡。他只能一遍遍解释珍珠鸡是什么,有时候气得把手机往地上摔。
镇政府前两天来调研,说要在这里建珍珠鸡产业园。老何听了挺高兴,但又有点担心。他说一旦规模太大,市场会不会跟不上?这些问题他现在也没答案,只能边干边摸索。
现在老何的鸡舍扩建到第三期了,他跟我说准备再招四个帮工。但村里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能找到肯干的实在不容易。他说就当给乡亲们找条出路,反正自己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天早上我发现老何不见了,问遍附近才听说他去县城了。说是去办什么野生动物保护证,回来时他脸色不太好。他说现在政策严了,养异国禽类得过好多关,不然随时会被查。
现在的珍珠鸡销路还算稳定,但老何开始囤积饲料了。他说听说玉米要涨价,先多存点。我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就知道这行当远没看起来那么风光,毕竟谁也没法保证明年还能这么赚钱。
今晚老何又要送货,我帮他装车时发现有几只鸡翅膀受伤了。他说运输途中容易挤伤,到了买家手里死几只是正常的。这种事他早习以为常,毕竟养三千只鸡,每天都有意外发生。
其实老何也经常失眠,半夜起来就抽闷烟。有时候聊起天来他说自己是被行情冲昏了头,但现在想退出也来不及了。这行当就像赌博,押上全部身家,赢了翻身,输了就输光。
现在村头的公告栏贴满了珍珠鸡养殖广告,各个商家都在抢货源。老何说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但暂时还能靠老客户撑着。他说等明年新鸡场建好,就要开发新产品,比如珍珠鸡腊肉之类的。
有天老何带我去见买家,是个开餐馆的老板。那人说珍珠鸡肉质确实好,但价格太高,点单的人有限。老何只能不断解释成本问题,最后谈成七折批发价。回去的路上他嘀咕:"这行当真不容易啊。"
现在他家的账本越来越厚,记录着每笔进账和支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但我知道背后藏着多少心酸。养鸡场的监控画面总在深夜闪烁,像老何的心情一样,忽明忽暗。
来源:覃覃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