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账号被禁止关注!”9月23日起,这则消息在网红圈掀起连环风暴。考研名师张雪峰打头阵,全网粉丝近4000万的旅游博主蓝战非紧随其后等多位网红接连中招。
网红圈的风向变了,曾经凭借“敢说”吸粉无数的他们,如今却因管不住嘴巴纷纷跌落神坛。
“账号被禁止关注!”9月23日起,这则消息在网红圈掀起连环风暴。考研名师张雪峰打头阵,全网粉丝近4000万的旅游博主蓝战非紧随其后等多位网红接连中招。
平台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违反社区规定”。看似不同的违规背后,这些网红其实栽在了同一根高压线上——口无遮拦。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他们掌握了财富密码,却忘了边界在哪里。
整个网红圈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9月23日,考研导师张雪峰在各个平台的账号突然被禁止关注。最初很多人以为是谣言,但很快被多家媒体证实。
就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时,24小时内,粉丝量近2500万的旅游博主蓝战非也遭遇同样命运。他的抖音、小红书、B站账号全部显示“该用户被禁止关注”。
不同领域的网红,几乎在同一时间段被处理,这绝非巧合。虽然平台未公开具体细节,但明显是一场针对网红言论的集中整治。
这些网红究竟说了什么,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张雪峰团队回应称,是因为“直播中不当的言论”违反了平台规则。纵观他过去的言论,不乏“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等争议性表达。
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曾让他成为“普通家庭的嘴替”,但也逐渐演变为非黑即白的“暴论”。
蓝战非的问题则更直接。他在直播中自称:“我要是全身心投入商业化了,9位数都小看我了”“环球旅行200万仅是1年利息”“只要不结婚,这辈子就破不了产”。
这些炫富言论与淡化家庭责任的价值观,在网络上引发争议后,他曾喊冤:“这句话我是很久之前讲的,现在空降热搜第一”“我这都要被网暴吗?” 但为时已晚。
仔细观察这些网红被处理的时机,不难发现一个大背景。中央网信办正在开展 “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挑动群体极端对立、宣扬恐慌焦虑等问题。
从张雪峰的教育焦虑,到蓝战非的炫富言论,恰恰都撞在了枪口上。
网红经济的野蛮生长阶段正在结束。过去,一些网红靠极端言论博取关注,把复杂问题简化为二元对立,煽动情绪获取流量。但现在,这种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一位业内人士点出关键:“平台本是传递正能量和相互学习的地方,而不能搞对立发表不当言论制造焦虑。虽然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不能口无遮拦。”
对于这一连串封禁事件,网友们的反应两极分化。
支持张雪峰的网友认为他“动了高校的蛋糕,揭开黑幕,挽救了很多高考生”;而反对者则批评他“骗家长钱,报个名收取一万多,制造焦虑,贩卖焦虑”。
蓝战非的炫富言论更是引发社会思考:“一个网络主播,那么高的收入,给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呢?” 正如网友评论:“你可以展示财富,但请别让普通人觉得努力毫无意义。”
公众对网红的期待已从单纯的娱乐转向社会责任。网红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随着粉丝规模扩大,他们的言论不再只是个人表达,而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共行为。
这次多平台联合处理网红账号,无疑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流量越大,责任越重。
蓝战非的抖音账号仍显示着“违反社区规定”的提示,但点击其视频,会发现内容仍在。这种“禁止关注但不封号”的处理方式,被业内视为一种暂时性处罚,或许在整改后还有恢复的可能。
网络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中央网信办的“清朗”行动到各大平台纷纷收紧社区规则,都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众人物更不能口无遮拦。
一位网友的评论点破了关键:“你可以展示财富,但请别让普通人觉得努力毫无意义。”
来源:博学多才的流年如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