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患“虫癌”,医生开刀后发现2斤多虫子!她的习惯要引以为戒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2:53 1

摘要:盛夏某日下午,在医院的一间手术室内,气氛比外头的酷热更加紧张。一名21岁的少女小迪(化名),正静静躺在病床上。在此之前,她总是抱怨肚子不舒服、偶尔恶心,但因为学业繁忙,她把身体的不适硬生生地扛了半年多。直到那天,剧痛让她蜷缩成一团,连呼吸都变得艰难。家人急忙送

盛夏某日下午,在医院的一间手术室内,气氛比外头的酷热更加紧张。一名21岁的少女小迪(化名),正静静躺在病床上。在此之前,她总是抱怨肚子不舒服、偶尔恶心,但因为学业繁忙,她把身体的不适硬生生地扛了半年多。直到那天,剧痛让她蜷缩成一团,连呼吸都变得艰难。家人急忙送她入院,然而医生推开手术台后的一幕,令在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从她的腹腔里,竟然“取”出了2斤多活生生的虫团!

“怎么可能?!一个花季少女,身体里怎么会有这么多虫子?”这样的惊讶问号悬在每个人的心头。究竟是什么让小迪的身体成了寄生虫的天堂?她的哪些习惯隐藏着致命风险?寄生虫真的和我们生活如此密切相关吗?尤其是第3个细节,很多人平时极易忽视,却可能直接决定健康走向。也许你会觉得“虫癌”离自己很远,但事实却远非如此。

人们常听说肝癌、胃癌、肺癌……但你是否知道,所谓“虫癌”其实并非真正的癌症?医学上,它被称为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一种由于摄入犬科动物排出的包虫卵后感染的严重人畜共患病。包虫卵进入人体后,会逐渐在肝脏、肺部甚至脑部等重要器官内“筑巢造屋”,以极慢的速度悄悄生长为巨大的囊泡或者虫团。

以小迪为例,她来自于牧区,家中常年饲养宠物狗,与牲畜接触频繁。家里的饮用水多数是河水或地表水,清洗简单后就直接饮用,几乎不经过高温消毒。此外,家里宰杀牲畜后的内脏残渣,常常被家养的狗叼走。这样一来,若狗体内有包虫,虫卵就会随狗粪排到环境中,污染草地和水源,形成“隐形传播链”。

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专业数据统计:包虫病每年在高原牧区人群中的患病率可达3%~7%,严重污染水源地带甚至更高。包虫病的进展往往十分“隐蔽”——早期几乎无症状,等到囊泡渐大、压迫肝胆血管时,才会反复出现腹痛、恶心、黄疸、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更可怕的是,约有70%的泡型包虫病患者5年内死亡,10年内死亡率高达94%

不少人体内一旦感染寄生虫,前期症状极其隐蔽,容易被忽视。但一旦身体发出下面这4种信号,务必警觉:

腹痛、腹泻:长时间反复无规律的腹痛、腹泻,常见于寄生虫定居肠道后,局部炎症反应加重。若伴随食欲减退、消瘦,需警惕。

食欲大增、体重下降:虫体摄取宿主养分,患者会不明原因体重掉秤但食欲旺盛。短时间内大幅消瘦,需及时查明原因。

贫血、发热:体内若有大量虫体,可能引发慢性出血和免疫反应,表现为持续低热、乏力、面色苍白

肛门瘙痒:蛲虫等寄生虫会在夜间爬出产卵,刺激肛门导致瘙痒,尤其在儿童更为常见。

这些“小毛病”很容易被当作肠胃炎、营养不良对付了,可一旦拖延,轻则失去劳动力,重则造成脏器损伤,危及生命。尤其是寄生虫破裂时,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甚至休克。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小迪的不幸,其实和她的三个普通习惯息息相关——这些日常细节,很多家庭都有,却极易放松警惕:

喜欢喝生水、不习惯烧开水。长期饮用未经煮沸的水源,极易摄入潜伏的包虫卵和其它寄生虫。

宰杀牲畜后手未彻底洗净,便进食。动物体内的虫卵被人手间接带入口腔,若缺乏卫生习惯,感染风险大增。

生吃/半生吃高风险美食。像生鱼片、涮肉、小龙虾、菱角、荸荠等,都可能藏匿寄生虫。如据苏州疾控数据显示:未熟透的水产品、肉类含寄生虫感染率可达28%以上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习惯的风险并非仅存在于牧区,城市家庭因饮食多样化,生冷食物摄入比例越来越高,防控难度进一步增大。

为防止悲剧重演,专家一致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与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包虫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水一定要烧开再喝。高温能彻底杀死水中99%以上的寄生虫卵。户外活动者,尽量携带净水装备。

宰杀牲畜、处理生鲜肉类后,必须用流动清水加肥皂认真洗手,指缝、指甲要刷洗干净。

一切来源可疑的生食必须煮熟煮透。千万别贪新鲜尝生肉,宴席、烧烤、火锅后切莫掉以轻心。

避免随手喂食家禽、宠物动物残羹冷炙,家中宠物必须定期驱虫。排泄物要及时清理干净。

餐具定期高温消毒,专人专用更安全

如果已经存在不明原因的消瘦、腹痛、低热、肛门痒等症状,尤其是有接触牲畜、养犬史或常吃生食的朋友,务必尽早就医、筛查。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在守护家人健康。

小迪的手术虽然很艰险,好在治疗得当后逐渐恢复了健康。然而,有多少人能在关键时刻侥幸转危为安?我们很难想象,身边不起眼的一个细节可以让寄生虫有机可乘。

因此,每天喝开的水、餐前洗净双手、远离生冷食物,是让健康远离“虫癌”的第一步。健康,就在你我的生活小事中。请一定关注自己和家人习惯的点滴变化,别等健康出了大问题才追悔莫及。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华西专家围剿”虫癌” 四川”虫癌”患者可获得2.5万元补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09-25

《【科普】肛周频繁瘙痒,警惕寄生虫感染》.淄博市妇幼保健院.2023-10-23

《常见美食竟有寄生虫?还能放心吃吗?》.苏州疾控.2022-09-16

《医生开刀后发现2斤多虫子!她的习惯要引以为戒|包虫病|寄生…》.163健康.2023-11-03

来源:爱喝胡辣汤的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