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是能重来,我死也不接刘备!”73岁的孙彦军在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一句玩笑,引来了全场千余名新生的热烈掌声。这位94版《三国演义》中“刘皇叔”的扮演者,早已不是荧幕上的历史人物,而是扎根职业教育25年的“点灯人”。他给新生的寄语,藏
“要是能重来,我死也不接刘备!”73岁的孙彦军在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一句玩笑,引来了全场千余名新生的热烈掌声。这位94版《三国演义》中“刘皇叔”的扮演者,早已不是荧幕上的历史人物,而是扎根职业教育25年的“点灯人”。他给新生的寄语,藏着比三国故事更深刻的人生智慧。
一、从“刘皇叔”到校长:他把自己活成了“创业版刘备”
谁也没想到,当年在荧幕上演绎“屡败屡战”刘备的孙彦军,现实中会复刻这样的人生轨迹。2000年,正值演艺事业巅峰的他毅然辞职,跑到广东东莞的一片荒地上创办艺校,活脱脱现实版“白手起家建蜀汉”[__LINK_ICON]。
建校之初的困境比演三国还难:没有师资,他就像刘备三请诸葛亮般挨个登门邀请;资金断链,香港合作商人卷款潜逃,他站在湖边想过放弃,最终靠着师生降薪支持硬扛过来。“当年很多人不理解,说‘刘备’怎么去办职业学校了?但我觉得,教育才是真正能改变人命运的事业。”孙彦军的这句话,道尽了角色与人生的重叠。
如今25年过去,这所曾“一穷二白”的学校已发展成拥有40多个专业、年招4300余名新生的院校,而他也从首任校长变成了终身荣誉校长,用行动诠释了“办学和演戏本质相通,都是在塑造人”[__LINK_ICON]。
二、3句“反套路”寄语:比三国台词更戳年轻人
作为“三国名角”,孙彦军却没给新生讲“桃园结义”的豪情,反而抛出了3句实在话,每句都戳中大学成长的痛点:
1. “别学刘备的局限,但要学他的韧性”
他直言刘备“重情义轻战略”的短板,却格外推崇其坚韧:“读《三国》学的是担当和格局,不是具体做法。”就像他办学时,熬过车祸腿伤、学校火灾等挫折,靠的正是这份不认输的韧性。
2. “本事永远揣在兜里,比啥都管用”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迷茫,他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学播音要练好发音,学设计要做好每一张图,我们培养的不是只会画图纸的人,是能动手实现的人。”这正是他坚守的职业教育核心——“职业”二字藏在实操里。
3. “自觉比聪明更重要”
对比拍戏时“不用眼药水硬哭到晕倒”的较真,他提醒新生:“大学没人天天督促你,能否成才全看自律。”这份从片场带过来的“自觉”,成了他给年轻人的核心建议[__LINK_ICON]。
三、老戏骨的“教育初心”: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台词
在军训总结大会上,校长丁孝智用“走一步,便有一步的光亮”鼓励学生,这与孙彦军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他说自己就是“点灯人”,哪怕如今不再担任行政职务,每年也一定会来参加开学典礼,只为看看那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__LINK_ICON]。
有学生问他后悔离开荧幕吗?他望着簇拥过来的新生笑道:“看到他们毕业时的笑容,收到就业后的报喜,比演一部爆款剧更值。”这份褪去明星光环的真诚,让“刘皇叔”的形象在现实中愈发鲜活。
从荧幕到讲台,孙彦军或许没有再塑造经典角色,但他培养的万千学子,早已成了他最成功的“作品”。正如网友所说:“当年刘备求贤若渴,如今孙校长育人无数,这才是真·不负初心。”你被他的哪句话打动了?评论区聊聊~
来源:东哥畅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