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国总统马克龙被美国警察拦下时,他选择拿起手机打给特朗普。电话那头,他半开玩笑地说:“你猜发生了什么?我这会儿正在大街上等着,因为要给你让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被美国警察拦下时,他选择拿起手机打给特朗普。电话那头,他半开玩笑地说:“你猜发生了什么?我这会儿正在大街上等着,因为要给你让道。”
这通电话发生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却不是唯一一次外国领导人在纽约街头为特朗普车队让行的场景。随后两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韩国总统李在明相继经历了类似遭遇。
马克龙给特朗普打电话
事件始于9月22日,马克龙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后。当他准备离开时,纽约警察拦住了他的车队,理由是特朗普车队即将经过。最终,马克龙不得不步行30分钟返回法国大使馆。
第二天,相似场景再度上演。9月23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参加完联大会议后遭到警方阻拦。视频画面显示,保镖将埃尔多安护在身后,他表情严肃地站在街边等候。
第三天,韩国总统李在明也成为让行队伍中的一员。当时他正准备离开联合国总部,美国安保人员要求他原地等候。李在明在随行人员陪同下,“礼貌地等候”了数分钟。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路边等候
面对相同情况,三位领导人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应对风格。马克龙选择以幽默化解尴尬,当场致电特朗普“吐槽”。通话后,他从容步行返回使馆,还与路人合影互动。
埃尔多安则显得不那么愉快。《每日邮报》报道指出,埃尔多安的反应不像马克龙那么“冷静”,离开联合国总部时“明显面露不悦”。
李在明采取了更为低调的应对方式。“今日俄罗斯”发布的视频显示,他在“礼貌地等候”时,身边工作人员多次尝试与美国警方交涉。最终他选择平静离开,没有公开表达不满。
李在明路边等候
国家领导人出行实施交通管制是国际常见做法。然而,此次事件的特殊之处在于两位国家领导人安保需求的“冲突”。
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外交礼遇,东道国通常会对来访的国家元首给予相应礼遇和便利。但美国警方此次选择优先保障本国总统的车队。
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在各国政策立场分歧明显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例如,马克龙在会上带头承认巴勒斯坦国,与特朗普偏袒以色列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马克龙9月23日联大发言承认巴勒斯坦国
这些场景被镜头捕捉后,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马克龙“一身深蓝西装,左手插兜,右手举手机”的照片迅速传播,全球社交媒体秒变“表情包工厂”。
有网友调侃道:“有一个笑话叫法国是一个‘主权国家’”,还有人称:“特朗普这是用实际行动告诉马克龙:法国离了美国,连路都走顺”。
也有观点认为美方的处理缺乏外交礼遇。一位网友评论道:“堂堂美国总统毫无礼节地给盟友下绊子,盟友还只能丢人受着,两边都挺不体面的”。
特朗普的车队一度封锁了纽约一半的道路,而三位领导人的让行经历已成为本届联大最受关注的花絮之一。在社交媒体时代,这些看似偶然的街头插曲,往往比正式外交场合更能展现国际关系的真实动态。
随着联合国大会接近尾声,纽约街头的交通管制将逐渐解除,但这场由让行事件引发的讨论,仍将持续折射出国际政治中权力与礼仪的复杂关系。
来源:特点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