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市5天,销量突破4万台。”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Rokid品牌公关叶子凌向观众介绍他们的乐奇眼镜时透露。 这样的销售业绩在消费电子领域堪称现象级。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145.5%,远超全球54.9%的平均增速,一场由AI驱动的智能眼镜革命正加速到来。
“上市5天,销量突破4万台。”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Rokid品牌公关叶子凌向观众介绍他们的乐奇眼镜时透露。 这样的销售业绩在消费电子领域堪称现象级。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歌尔股份、水晶光电、立讯精密等智能眼镜产业链公司的股价持续走强,多家企业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随着Meta、苹果、小米等科技巨头纷纷加码布局,智能眼镜赛道正迎来“百镜大战”。
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到66.4万台,同比增长高达145.5%。
这一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市场54.9%的平均增速,凸显了中国市场的爆发力。 IDC更预测,2025年全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总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84.6万台,同比增长116.4%。
市场增长主要来自音频和音频拍摄眼镜品类的驱动。该品类在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为51.4万台,同比猛增256.6%。 小米新款AI眼镜的入局,与雷鸟等品牌的强劲表现共同激活了这一细分市场。
与中国市场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VR市场正遭遇寒流。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同比下降14%。
而AR智能眼镜则同比增长50%,呈现出“VR降温、AR升温”的明显分化。
美银研究报告指出,智能眼镜发展将分为两个阶段:2025-2027年,AI眼镜领跑增长;2028年起,AR眼镜接棒主导。 从长远看,2025-2030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将达40%。
智能眼镜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模组与整机制造、下游品牌与应用三个环节。上游核心零部件占智能眼镜成本的70% 以上,其中光波导模组 alone 就占硬件成本的43%,成为价值最高的部分。
歌尔股份(002241.SZ):全球AR/VR代工领域的绝对龙头,深度绑定Meta、苹果等头部品牌。 独家代工Meta Quest 4,其光波导模组实现自研突破,北美大客户订单已排至2026年。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水晶光电(002273.SZ):在AR光波导技术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覆盖衍射/反射式方案。 拥有全球首条Micro OLED产线,为微软Hololens、雷鸟创新供应光波导模组,市占率超30%。 2024年其AR光学营收同比增长200%,2025年承接了小米20万台订单。
瑞芯微(603893.SH):作为端侧AI芯片的代表,独供小米AI眼镜。 其RK3588芯片NPU算力达10TOPS,能效比行业领先。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341%,目标渗透率15%,呈现车载/AR双轮驱动格局。
恒玄科技(688608.SH):智能音频SoC芯片龙头,也是端侧AI算力核心供应商。 其BES2700芯片支持语音交互与健康监测,独供Meta Ray-Ban眼镜,市占率超30%。 2025年随着AI眼镜芯片需求爆发,其净利润预计增长180%,渗透率有望提升至40%。
立讯精密(002475.SZ):精密制造领域的全能选手,是苹果Vision Pro核心供应商。 其集成眼球追踪模组,越南工厂有助于规避关税,SiP封装技术实现突破。 2025年净利润增速预期80%,并承接索尼PS VR2增量订单。
蓝思科技(300433.SZ):据悉将独家供应Meta下一代Ray-Ban AI眼镜的三大核心部件。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 公司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等核心工艺领域实现突破,并成功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的规模化量产交付。
光学显示系统作为智能眼镜最核心的部件,占设备成本的40%,正成为产业链竞争焦点。 目前,基于Birdbath方案的观影类AR智能眼镜占据主导,占出货量的78%;基于光波导的信息显示类AR智能眼镜占比约17%。
光峰科技与谷东智能联合推出了业内首创的“LCoS(硅基液晶)+ PVG光波导”“一拖二”AR眼镜光学解决方案。 该方案以“单光机驱动双目显示”为核心架构,大幅精简物料成本与组装复杂度,将终端产品价格拉至1500-2000元区间。
利亚德开发的融合Micro LED显示技术与AI大模型的AR眼镜已完成研发冲刺,预计2025年10月正式推向市场。 该产品采用自主研发的光波导显示方案,搭配最新研发的 Micro LED 微显示屏,将整机重量控制在49克,实现“全天候佩戴”的舒适度提升。
京东方华灿光电自主研发的0.13英寸Micro LED显示模块也已亮相,峰值亮度达400W nit。 该公司通过参股Micro LED厂商JBD,间接成为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供应商,为其进阶版AR眼镜提供全彩Micro LED显示模组。
除了核心龙头企业外,智能眼镜产业链上还有多家公司在特定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光学与显示领域:联合光电(300691.SZ)是超薄Pancake光学方案龙头,绑定大朋VR;日久光电(003015.SZ)是电致变色调光膜独家供应商,成为小米AI眼镜调光膜核心供应商。
整机与品牌领域:小米集团将其AI眼镜定位于“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百度集团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小度AI眼镜;阿里巴巴推出了夸克AI眼镜,强调其“全天候多场景随身超级助理”的定位。
特定环节:康耐特光学与歌尔股份战略合作,聚焦AR近视解决方案,已获多家全球科技龙头在研项目及小试订单。博士眼镜作为线下验配渠道龙头,首创AI眼镜验配标准化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占据关键角色,凭借超80%的供应商占比与制造中心地位。 从零部件到整机组装,中国供应商覆盖摄像头、光波导、微机电系统(MEMS)、电池等关键领域。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销量预计达350万副,同比增长230%。 中国智能眼镜在智能眼镜品类中的占比从26.1%升至38.7%,渗透率快速提升。
美银基于“供应链地位+技术壁垒+增长确定性”,对核心标的给出了明确评级:
歌尔股份:全球第一大智能眼镜组装商,上调至“买入”,目标价42元人民币水晶光电:AR眼镜光波导片核心供应商,维持“买入”,目标价30元人民币舜宇光学:智能眼镜核心摄像头模组供应商,维持“买入”,目标价104港元随着政策东风加码,上海、浙江等地已将智能眼镜纳入补贴范围,按照产品售价的15%,给予最高2000元/件补助,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这一政策将直接降低消费者购买门槛,拉动需求快速释放。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智能眼镜作为下一代个人智能终端的重要形态,正迎来它的“iPhone时刻”。对于投资者而言,在热潮中保持理性,聚焦具有核心技术壁垒和良好业绩支撑的企业,才能在这场“百镜大战”中抓住真正的投资机会。
来源:养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