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想不想,其实每天 24 小时都在「显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11:50 1

摘要:我们常常以为「显化」是一种玄学技巧,甚至有人会花大钱去上显化课程,想靠学习「秘诀」来翻转人生,TikTok 上也有大量来源不明的「显化小技巧」,好像只要学会这个「技术」,就能获得梦想人生。

我们常常以为「显化」是一种玄学技巧,甚至有人会花大钱去上显化课程,想靠学习「秘诀」来翻转人生,TikTok 上也有大量来源不明的「显化小技巧」,好像只要学会这个「技术」,就能获得梦想人生。

不过最近 IG 灵性成长账号 @thirdeye_intuitions 分享了一篇爆红文章,讲到「显化」根本不是魔术,而是大脑的日常运作结果;换句话说,无论你愿不愿意,你其实 24 小时都在显化

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一点,过去很多迷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显化不是什么「玄学魔法」,

而是日常大脑思路的结果

我们脑中每一个念头、每一种情绪,都是神经讯号,它们会在大脑里留下痕迹,进而形塑我们的行为与感知。长期下来,这些「痕迹」会变成固定的神经回路,就好像我们在草地上走出一条小径,越走就越清晰。

当我们越专注于某个想法,大脑就会强化相关的路径,让我们更容易看见、听见或感受到与那个想法相符的事情。

所以,当一个人老是抱怨「我很倒霉」、「我不行」,大脑就会越来越习惯帮他找到「证明他真的不行」的证据;相反地,如果你习惯期待好事,哪怕只是小事,大脑也会开始过滤环境里的讯息,帮你找到这些「好事」。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得世界黑暗,有人却觉得世界灿烂。差别不是外在环境,而是注意力方向与内在的惯性。

大脑里的 RAS 机制就像社群算法,

专门强化「我们感兴趣」的事情

IG 灵性成长账号 @thirdeye_intuitions 提到一个叫做 RAS(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的机制,中文叫「网状活化系统」。

你可以把 RAS 想象成大脑里的「搜寻引擎」或「滤镜」,负责决定你每天注意到什么、忽略什么。它的功能有点像 Instagram 的算法:当你常常停留在某类贴文上,它就会推给你更多类似内容。大脑也是这样运作的,你经常想的事情,就会成为 RAS 的「优先推荐」。

例如,你最近如果很想换一台新车,可能会突然发现路上「到处」都是你想要的那款车。但其实这些车一直都在,只是过去你没有注意到;又或者当你陷入焦虑,RAS 会对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更加敏锐觉察,让你觉得生活到处都是风险。

所以心理学家才会说,「你专注的事物会扩大」,因为大脑真的会帮你「长出」一个符合你假设的现实世界。

换句话说,RAS 不是在判断对错,它只是忠实地服务于你重复思考的东西。不论你期待的,是幸运还是灾难,RAS 都会尽力帮你找出相关的「证据」。所以真正的显化,其实就是你长期思考与感受的「副产品」。

「你已经是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一句话点破显化的真相

网站 Manifesting with Sylviane 引用了灵性导师 Neville Goddard 的观点:「你已经是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你拒绝相信这点,才是你没有看见它的唯一原因。」

这句话很直白地揭露了显化的真相:你并不是透过某种外在技巧「得到」一个全新的身份,而是你早就透过自己的信念与假设,持续在建构你所经历的世界。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一直觉得自己很衰,逢人就说自己运气很差,那他很可能就会吸引各种能够验证这个「人设」的经历,工作上一点不顺、感情上的挫败、甚至日常一些小插曲,都会被他解释成「你看,我就是这么不幸」。

但这并不是命运特别针对他,而是他自己在无意识中设计出这样的现实。反之,那些相信「我值得」的人,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很快找到支持自己走下去的理由和证据。

所以,显化不是要我们去「强求」某种结果,而是提醒:你的世界,就是你自己设计出来的。

你最常回到的「状态」,

就是你真正的居所

Neville Goddard 曾说过:「你最常回去的状态,就是你真正的居所。」这听起来很玄,但其实非常生活化。

所谓「状态」,指的是你习惯停留的心境。当你一再回到「焦虑」、「害怕」、「不配得」的状态,这就会就成为你生活的常态。反之,如果你选择一再回到「平静」、「值得」、「自信」的状态,那么它自然会在现实里显化出相应的结果。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虽然上了显化课,却依然过得差不多。他们可能在课堂上做过「练习」,甚至写下许多肯定语,但回到生活中,仍旧在心里不断抱怨、怀疑、否定自己。结果就是,大脑依旧回到原本的路径,RAS 也依旧推送同样的「旧内容」。显化的结果自然不会改变。

所以重点不在于我们花多少时间「练习显化」,而是关注你大部分的时间,究竟在哪种状态下生活。

显化练习并没有「开关」,

因为无论你想不想,每天 24 小时都在做

Neville 在 Law of Assumption 的演讲里说过:「不管你意识或无意识,你都在选择。即使你选择当一辈子的受害者,那依然是你的选择。」这句话听起来很残酷,却同时也非常解放。因为它提醒我们:没有人真的能阻止你显化。唯一的问题是,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角色扮演。

许多人误以为显化是一个「开关」,要等到自己学会某种「技巧」、或等到「宇宙同意」了,人生才会开始改变。但事实恰好相反:显化根本没有开关,它一直都在运作。就算你完全不相信显化,这个法则依然在进行。因为你的思想、情感与假设,不会因为你「不练习」就暂停。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觉得「人生很讽刺」:明明努力去显化想要的东西,却得不到;反而那些不自觉的人,生活却显得更顺。原因是,真正起作用的不是「练习本身」,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

与其追求显化技巧,

不如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与其追逐显化技巧,不如从根本上练习改变自己。

当我们明白「24 小时都在显化」这件事后,就会意识到,真正需要调整的不是宇宙,而是我们惯性的信念与心境。

所以,与其每天焦虑「我有没有显化成功」,不如问问自己:

- 我此刻的状态是什么?

- 我正在烦恼的事,可以从其他哪些角度去看待?

- 我当下能做什么,让我进入另一个状态?

- 我做的这个选择,会让我直觉地感受到什么样的心境?那是我想要存在的状态吗?

- 有什么事情可以改变我的惯性思考?看书?和新朋友聊天?散步清空思绪?

精神导师与作家 Neville Goddard 曾说:「你就是自己现实的神。」这句话并不是要人自大,而是提醒你:没有人能替你操作人生,你才是唯一的「操作者」。当你选择新的假设,活在新的状态里,大脑就会重整路径,RAS 也会开始推送新的证据,让世界真的长成你所相信的样子。

来源:murasaki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