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不学中国,先隐忍几年埋头搞经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07:38 1

摘要:但如果你真这么以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的发展之路,崛起之路,不是忍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总有人说,中国是靠“隐忍”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韬光养晦。

但如果你真这么以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的发展之路,崛起之路,不是忍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那个话是这么说的: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先站稳了,才能有安稳的环境让自己强起来,再让自己富起来。

这一路走来,那是相当的不容易。

从新中国建立开始,我们就没在关键时刻怂过。

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朝鲜打得挺顺利,但美军主导的联合国军进入半岛后,局面一发不可收拾,美军大举北上,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

这个时候钢铁同志还是有点怂的,不过刚刚建国、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却毅然跨过鸭绿江。

这一仗,打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军事话语权,打出了地表最强轻步兵的赫赫威名,也让西方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东方大国,不好惹。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因为美军朝土耳其部署导弹,赫鲁晓夫一时上头就把导弹运到古巴,美国人如临大敌,拿出了玉石俱焚的威胁劲,他立马撤导弹认怂,结果古巴被封锁几十年。

那时候,只有中国站出来替古巴说话,毛主席的思想也因此在拉美广泛传播,靠的不是运气,是硬气。

毛主席的那句“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不是喊口号,是实打实的战略自信。

1965年越南战争,中国成为北越最坚实的后盾。武器、粮食、后勤支援源源不断,更重要的是划下“北纬17度线”,结果美军“乖乖”从命,再狂也不敢越线。这就是东大的精准威慑。

再看1979对越自卫反击战。很多国家都劝中国别动手,说苏联会报复。但我们照样打,而苏联呢?又一次选择了沉默。

很多人说中国九十年代在美国面前“装孙子”,其实不然。

当时苏联刚解体,美国单极独大,中国需要时间摸清怎么和超级大国打交道。

但这十年不是被动挨打——是在憋大招。

虽然确实也承受了不少耻辱,比如炸大使馆、银河号事件、南海撞机等等,但我们还是保持了战略忍耐、定力。

我们埋头加入WTO、发展制造业、积累外汇储备……同时默默观察、学习、准备。

2001年,9·11事件爆发,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反恐。

中国立刻抓住窗口期,迅速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发展速度震惊世界。

等到2015年后,实力到位了,中国就再也没客气:南海造岛、航母出海、强势回应仲裁案,中国一夜之间“变硬了”,不是因为突然有钱了,而是因为蓄力已满、时机已到。

回过头看俄罗斯,它的对外策略常常陷入两种极端:要么盲目冒险,要么突然认怂。

1962年,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秒撤”已经是经典场面。

2022年俄乌战争也一样——普京原想趁中美博弈“捞一笔快的”,却没有做好和西方全面对抗的准备。打得不顺利后又陷入消耗战,进退两难。

苏联解体后,那十多年的时间是俄罗斯的至暗时刻,精英层全面倒向西方,结果从经济到金融到军事,被西方收割地鲜血淋漓。

从历史来看,俄罗斯总是这样:既不敢一开始就全力出击,又做不到彻底忍耐。结果就是反复“添油战术”,不断被拖入泥潭。

战壕战

西方和俄罗斯较量几百年,大部分时间都是西方占优。唯一例外是苏联时期,曾短暂让俄罗斯和西方平分秋色。

但苏联解体时,军队一枪未发,国家默默崩塌,那种曾有的“西方1980”空前规模军演的气势和决心,似乎从不存在。

中国能持续崛起,根本原因在于深厚的战略文化和历史智慧。

中国几千年来始终是大国博弈的主要玩家,什么样的风浪都见过,什么样的对手都较量过。

一旦中国补齐了工业化的课,回到世界舞台中央,西方那套战略玩法就完全不够看了。

现在的美国为什么越打压越慌?因为不管出什么招,中国总能接住,甚至借力打力,或者在别的领域掐住老美的要害,搞得老美无可奈何。

中国已经成了贝森特口中的“唯一例外”,他们很气恼,但是确实没办法。

而俄罗斯呢?它缺乏这种绵长深厚的战略传统,总是在“冲”和“缩”之间摇摆,缺乏定力。

它既没有中国“持久战”的思维,也没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那种战略自信。

俄罗斯虽然经济薄弱,但手里不是没有好牌,他的领土、能源、粮食、矿产、军事等等,都是可以拿来用的筹码。

只是,俄罗斯的战略博弈水平实在堪忧,要么硬,要么软,最近一些年,好多了。

所以说,大国的地位,不是靠吹的,也不是靠忍的,而是靠打出来的——

敢斗争、敢亮剑、更要有智慧地选择时机。

这一点上,中国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来源:远方风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