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涉外、涉港澳台海事审判工作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中国法治形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的重要载体。2025 年 9 月 26 日,南京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外、涉港澳台审判白皮书(2020-2025)》及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管战兵 通讯员:许晨)涉外、涉港澳台海事审判工作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中国法治形象、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的重要载体。2025 年 9 月 26 日,南京海事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涉外、涉港澳台审判白皮书(2020-2025)》及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典型案例。南京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蕴出席发布会并通报相关内容。
南京海事法院发布《涉外、涉港澳台审判白皮书(2020-2025)》及涉外、涉港澳台审判典型案例现场 管战兵/摄
白皮书显示,2020 年 1 月至 2025 年 6 月,南京海事法院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海商事案件 1079 件,审结 863 件,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案件标的总额超过人民币 52 亿元。
南京海事法院受理的涉外、涉港澳台案件呈现出涉及地域广、类型多的特点。案件涉及国家和地区逐步扩大至 82 个,遍及五大洲,案件类型涉及 59 种海事案由。涉传统航贸领域和海洋经济新业态案件占比高,其中近远洋运输等传统海洋运输产业案件超过涉外案件总数 90%,涉航运新业态案件增速明显,跨境电商案件已占海上货运代理案件总量的 23%,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海洋产业的案件数量也呈增长态势。
同时,涉法律新规和平行诉讼等疑难复杂案件显现,审理涉反外国制裁侵权诉讼等涉外领域新法新规适用案件,以及国际、区际平行诉讼等问题的案件逐渐增多。适用国际规则和域外法案件日益增多,多起案件涉及《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等国际公约,还通过多种方式查明域外法促成当事人和解。此外,案件适用海事诉讼特别程序的需求多元,和解与调解成为纠纷解决主要方式,调解、和解后撤诉案件占比近 70%。
南京海事法院始终牢记 “国之大者”,加强海事司法供给,提出海事司法服务保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14 项措施,率先出台服务保障 RCEP16 项司法举措等,助力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在优化诉讼服务方面,制定相关工作规程,探索电子送达途径,提升诉讼服务便捷性。在尊重意思自治方面,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如在船舶碰撞损害责任纠纷中准确适用国际公约,在航次租船合同纠纷中依法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
此外,南京海事法院坚持精品审判,12 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26 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或省法院典型案例。同时,加强合作与交流,高质量承办高端专业学术会议,支持法官参与国际会议,加强中英双语传播,提升海事司法国际影响力。
发布会还发布了 10 件涉外、涉港澳台海事典型案例,涵盖海上货物运输、船舶代理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南京海事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持续探索和努力。
据悉,下一步,南京海事法院将聚焦中心大局,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上展现更大作为,坚持人海和谐,对接国际规则,讲好海事司法故事,立足长远,提升海事审判队伍专业化水平,在法治轨道上护航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民主与法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