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公布一段德裔以色列人质阿隆·奥赫尔的最新视频,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
9月23日,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公布一段德裔以色列人质阿隆·奥赫尔的最新视频,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关注。
视频中,24岁的奥赫尔面色苍白、身形消瘦,右眼明显失明,背景中播放着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电视讲话。
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在社交媒体上谴责该视频“惨无人道、令人难以忍受”,要求哈马斯“立即释放所有人质”并“实现停火”。
奥赫尔是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时,在加沙边境附近的新星音乐节上被绑架的250名人质之一。
其父母伊迪特和科比·奥赫尔通过亲属论坛发表声明,恳请媒体和公众停止传播视频,称“全家陷入震惊与悲痛”。
他们特别强调,作为任何谈判的先决条件,哈马斯必须允许眼科专家对奥赫尔进行紧急医疗检查和治疗。
以色列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加沙地带仍有48名人质被扣押,其中至少20人可能存活。
近期曝光的隧道中饥饿人质的画面,以及哈马斯发布的47名人质“告别照”,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人质生存状况的担忧。
据以色列情报机构评估,部分人质因长期营养不良、伤病未愈,生命已处于危急状态。
梅尔茨在声明中重申德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同时呼吁“立即停火以结束苦难”。
这一立场与欧盟近期动向相呼应,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葡萄牙和法国更分别于9月21日、22日宣布相关决定,推动“两国方案”落地。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近期频繁穿梭于开罗与多哈,试图推动新一轮人质交换谈判,但以色列政府坚持“军事优先”策略,拒绝以停火作为谈判前提。
联合国安理会9月22日召开紧急会议,美国再次否决停火决议。
巴以冲突已持续近两年,加沙地带正经历“断电、疾病与饥饿”的三重灾难。
哈马斯近期多次提出“60天停火+释放10名活人+18具遗体”的交换方案,但均被以色列拒绝。
分析指出,以色列政府的强硬立场不仅引发国际社会批评,更导致国内分裂,9月19日,8866名以色列人联署请愿书,要求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停止军事行动。
以色列军方近期加大对加沙城的地面进攻,要求百万居民撤离至南部“安全区”,但所谓“安全区”被曝缺乏基本生活设施,且频繁遭到炮火波及。
哈马斯警告称,以军每前进一步,人质“被处决的风险就增加一分”。
这种“以人质为盾牌”的策略,使内塔尼亚胡政府陷入“军事目标与人道责任”的两难境地。
当前,国际社会正通过卡塔尔、埃及等渠道中间调节新一轮停火谈判。
德国总理梅尔茨强调,“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以人质安全为核心”。
而奥赫尔父母的呼吁,“不要伤以色列人民的心”,不仅代表人质家属的心声,更折射出巴以冲突中普通人的命运悲剧。
在这场持续700余天的危机中,停火与和解仍是唯一出路。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