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月丨百嘎丽“觅秋蕴”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学会服务青少年成长科普活动开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6 09:52 1

摘要: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市科协联合市科技馆、市气象学会走进东胜区第五小学铜川镇塔拉壕分校,通过气象科普讲座、大篷车体验、咨询互动等多元形式,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场沉浸式气象科普盛宴,有效提升了青少年气象科学素养与防灾减灾能力。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市科协联合市科技馆、市气象学会走进东胜区第五小学铜川镇塔拉壕分校,通过气象科普讲座、大篷车体验、咨询互动等多元形式,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场沉浸式气象科普盛宴,有效提升了青少年气象科学素养与防灾减灾能力。

科普讲座:解码气象万千奥秘

市气象学会志愿者以《暴雨天气防灾避险指南》为主题,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趣味短视频为载体,从“风、云、雨、雪的形成”讲起,结合本地季节气候特点,深入浅出地解析了暴雨、雷电、高温等常见气象灾害的成因与危害。讲座中特别加入气象预警信号识别、雷电避险技巧等实用内容,通过“雷雨天气能否在树下躲雨”“暴雨天如何安全过马路”等互动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气象志愿者还揭秘了天气预报从卫星观测、数据采集到分析发布的全流程,让孩子们了解到气象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讲座中设置的互动问答环节引发孩子们踊跃参与,“暴雨时能不能躲在大树下?”“雷雨天可以使用手机吗?”等问题激起阵阵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欢呼声和掌声不断。

科普大篷车:触摸科技互动魅力

停在校园广场的科普大篷车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科技馆”。车内外陈列的风向风速仪、雨量传感器等气象观测设备模型,吸引学生们驻足围观、动手操作。

咨询台:精准解答知识盲点

校园另一侧的气象咨询台前,气象志愿者耐心解答每一位提问的学生。“气象卫星如何‘抓住’台风?”“人工增雨是怎么做到的?”面对孩子们充满好奇的问题,志愿者们一一细致解答。

此次活动将气象科学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不仅拉近了青少年与气象科技的距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学科学、爱科学的种子。学生们纷纷表示,活动既有趣又实用,学会了用科学方法应对气象灾害。下一步,市科协将持续联合市直学会,优化学会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公益巡讲、学会科普等活动,精准服务“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科协力量。

来源:鄂尔多斯市科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