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打喷嚏流鼻涕?也可能是过敏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0:40 1

摘要:随着秋意渐浓,天气转凉,过敏进入高发期,不少市民开始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症状。为何秋季成为过敏“重灾区”?常见的秋季过敏有哪些?又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记者采访江西省人民医院专家,为市民详解秋季过敏的“攻防之道”。

秋季过敏高发,几招助你安度“多事之秋”

随着秋意渐浓,天气转凉,过敏进入高发期,不少市民开始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症状。为何秋季成为过敏“重灾区”?常见的秋季过敏有哪些?又该如何科学预防和应对?记者采访江西省人民医院专家,为市民详解秋季过敏的“攻防之道”。

花粉、尘螨等因素导致过敏高发

“这两天一到户外就打喷嚏,鼻子痒得像有小虫子在爬,身上也有些痒……”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32岁的罗雯一边揉着泛红的鼻子,一边向医生描述症状。入秋后,不少市民出现和罗雯一样的症状。明明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怎么反倒成了过敏高发期?

“秋季过敏高发并非单一原因,而是气候、环境、生物习性等多种因素,给过敏反应‘搭好了温床’。”江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彭莉芬解释,这背后主要藏着三个关键原因:花粉进入“旺季”、空气干燥、尘螨格外活跃。

秋季是草本植物花粉传播的高峰,蒿属、藜科、豚草等杂草的花粉量大、颗粒小,能随风飘到几公里外。这类花粉富含蛋白质,致敏性强,一旦被过敏体质人群吸入,免疫系统就会“认错”,把花粉当成“有害物质”,进而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问题就紧随而来。公园里的草坪、路边的草丛,都是花粉“扎堆活跃”的区域,敏感人群路过很容易“中招”。

除了花粉,干燥的空气也在“帮忙”。秋季空气湿度下降,人体呼吸道黏膜、皮肤黏膜容易变得干燥,原本的“保护屏障”功能也随之减弱,对花粉、尘螨等刺激更敏感,皮肤干燥则会让角质层变薄,锁不住水分,过敏原也更容易“钻进去”,进而诱发瘙痒、红斑。此外秋季气温适宜,为尘螨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尘螨以人体皮屑为食,主要藏身于床垫、被褥、地毯、沙发等处,其排泄物和尸体碎片都是强过敏原。

需要注意的是,秋天大家爱晒被褥、晾衣物,要是晾晒时接触到户外的花粉,还可能把过敏原“捎”进家里,埋下过敏隐患。“过敏体质人群的免疫系统,对这些外界刺激会‘反应过度’,所以才会出现打喷嚏、皮肤痒这些症状。”彭莉芬补充,秋季过敏的发生还和遗传有关,如果父母有过敏史,子女出现过敏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不少。

从鼻子到皮肤 处处可能“亮红灯”

秋季过敏不是单一的“小毛病”,而是会在身体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症状背后,藏着不同的过敏原“信号”,从呼吸道到皮肤,症状各有侧重。

最常见的“秋季困扰”是过敏性鼻炎,这是秋季过敏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喷嚏(一次可打数个至十几个)、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部分患者还会伴有眼痒、流泪、咽痒等症状。“很多人会把过敏性鼻炎误当作‘感冒’,但两者有明显区别,感冒多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而过敏性鼻炎无全身症状,症状持续时间长,且反复发作。”彭莉芬告诉记者,过敏性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密切相关,约80%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秋季空气干燥、气温骤变也会刺激气道,加重哮喘症状,需格外重视。

除了鼻子先预警,皮肤也常在秋季“闹脾气”,彭莉芬表示,秋季常见的皮肤过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接触花粉、尘螨后起的湿疹,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渗出,另一种是荨麻疹,皮肤上突然冒出大小不一的风团,像被蚊子咬过,但来得快去得也快,却反复发作,发现症状后需要及时就医,避免抓挠加重皮肤损伤,引发感染。

此外,虽然食物过敏与季节关联较弱,但秋季上市的部分食物可能成为过敏原,如海鲜(虾、蟹等)、坚果(核桃、腰果等)、水果(芒果、菠萝等)。食物过敏的症状多样,轻者表现为口腔瘙痒、皮疹,重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彭莉芬提醒,过敏体质人群需格外注意食物成分,避免误食过敏原。

做好“避、护、治” 健康过秋天

秋季过敏虽常见,但只要找对方法,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有效减轻症状、降低发作频率。记住“避、护、治”三字诀,轻松应对过敏季!

想要远离过敏,“避开过敏原”是最根本的一步。花粉过敏者以及尘螨过敏者可以通过减少与过敏原接触预防秋季过敏,这是最根本的措施。“花粉过敏者可在浓度高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帽子,穿长袖衣物,避免花粉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若是尘螨过敏,日常清洁就要多上心,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单、被套、枕套,保持室内湿度在40%—50%,让尘螨‘断粮’,从源头减少过敏原。”彭莉芬说。

除了“躲着走”,养好生活习惯也能帮身体“扛过敏”。日常生活中,可以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爱美人士可以涂抹温和的保湿乳液,保持皮肤滋润;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稳定。此外,运动要选对方式,可以选择瑜伽、慢跑、游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过敏性哮喘患者应避免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剧烈运动,以防诱发哮喘。

“秋季过敏的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彭莉芬提醒,过敏体质人群应提前做好防护,若出现疑似过敏症状,切勿自行判断或滥用药物,建议及时到变态反应科或相关专科就诊,明确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洪观新闻记者 汪晶晶)

来源:南昌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