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例攀升!这几类人群务必提高警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09:44 1

摘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审核专家:莫大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眼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孩子因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出现中重度症状的经历,有孩子甚至因此住进ICU,有家长还签了“病危通知书”。

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介绍,近期呼吸科病房里阳性率首位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中最小的才1个多月。

呼吸道合胞病毒

合胞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的RNA病毒,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RSV,但RSV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病毒传播呈现“双通道”特性:

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在1米范围内直接感染他人;

接触传播:病毒在门把手、玩具等物体表面存活6-8小时,经手触摸口鼻后引发感染。

合胞病毒和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一样,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一些区别。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哪些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8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

轻度症状

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伴或不伴发热、声音嘶哑等。

重度症状

咳嗽加重、喘息、呼吸急促、三凹征(呼吸时胸骨、锁骨上、肋间隙凹陷)、鼻翼扇动或呻吟等;婴儿吃奶减少或异常哭闹;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

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之前都感染过RSV,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感染后也可能再次被感染,只是再次感染症状通常较轻。RSV感染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哮喘等,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

哪些人群需要各位注意

儿童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内缺乏针对RSV的抗体,且气道狭窄、黏膜柔嫩,感染后易发展为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此外,长期处于托幼机构的儿童因集体活动多,感染风险也较高。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

60岁以上人群免疫力自然衰退,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功能减弱,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而慢性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心病等患者,感染后可能加重原有病情,甚至导致呼吸衰竭。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患儿,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病毒清除速度慢。

没有特效药,怎么预防最稳妥

目前我国尚无上市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和特效治疗药。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以重复感染,也易发生家庭传播,在暂无疫苗和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应通过加强个人防护等措施预防感染。

个人防护

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季,应避免前往人多拥挤的场所;

做好手部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用手触碰眼、口、鼻等部位;

不与他人共用杯子、餐具,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感染后的应急处理

轻症患者(咳嗽、流鼻涕)可居家休息,多饮水、避免疲劳,一般7-10天即可自愈;

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持续高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提示!

由于大部分感染病例以病毒感染为主,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无效,并且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抗菌药物对所有病原体都有效,所以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照顾患者

接触患者前后务必洗手或用消毒剂消毒;

避免一人同时照顾呼吸道合胞病毒患者和非感染者,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