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肚子胀、不消化?这颗消食小种子别错过!煮粥吃超舒服,身体少遭罪!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09:35 1

摘要: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莱菔子

【性味与归经】

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莱菔子功效

消食除胀

莱菔子,即白萝卜的种子。

《景岳全书》中记载莱菔子 “善于破气消痰,定喘除胀,利大小便,有推墙倒壁之功”。也就是说,若存在气不顺、痰湿重、积食腹胀、气滞、大小便不畅的情况,可酌情使用莱菔子。

莱菔子使用前,建议下锅翻炒至出香味,装瓶备用。尤其当出现消化不良、食积胃胀、气不顺、没胃口、便秘等症状时,可取5~10克煎水饮用,或用于煮粥。

降气化痰

莱菔子味辛,能行能散,可降气化痰,对肺气不降所致的咳喘尤为适宜,常与白芥子、紫苏子等药材配伍使用。

如《韩氏医通》中记载的 “三子养亲汤”,可治疗气实痰盛引起的咳嗽喘逆、痰多胸闷,其中便含有莱菔子。

尤其在秋冬季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发作后,很多人会出现咳嗽痰多的症状,此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三子养亲汤进行个人护理。

降压抗炎

现代研究发现,莱菔子具有降压及抗炎作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解除用药不适

莱菔子可缓解 “误服补剂” 所出现的部分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人参不宜与莱菔子同服。因为人参补气,易导致气机壅滞;莱菔子顺气,易耗散正气,二者同服可能使药力抵消,或引发不良反应。

莱菔子食疗方

莱菔子粥

【材料】莱菔子(萝卜子)10~15克,大米30~50克。

【做法】先将莱菔子炒至香熟,研成细末;大米淘洗干净后,按常规方法煮粥,待粥将煮成时,调入炒莱菔子末,稍煮片刻即可。趁热食用约1碗,每日2次,连续服用2~3天。

【功效】具有行气、消积的功效。需注意,在治疗伤食期间,不宜食用油腻食物。

苏子莱菔粥

【材料】紫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大米50克,油、盐各少许。

【做法】将紫苏子、莱菔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粥,加入少许油、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降气化痰,润肠通便。

莱菔润肠茶

【材料】炒莱菔子10克,决明子6克。

【做法】取炒莱菔子、决明子,捣碎后一同放入保温瓶中,冲入300毫升沸水,闷泡15分钟,分2~3次温饮。

【功效】消滞,除胀,通便。

莱菔子有耗气作用,不宜长期服用;气虚体弱者使用时,应配伍其他药材合用。入药时,莱菔子一般需炒至微黄,生用易引发恶心,尤其对于胃口不佳、伴有恶心呕吐的患者,必须炒制后才能应用。

但高血压患者若无恶心呕吐症状,也可生用莱菔子。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 :次日06:23

来源:北方名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