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民情恳谈会”,嵊州这个小区的停车问题解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6 10:14 1

摘要: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充电桩安装齐整,电动自行车摆放有序,小区居民按需充电;地下车库灯光明亮,车辆通行顺畅。眼前这幅和谐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个嵊州的小区曾因停车管理问题陷入二十多户业主联合拒缴物业费的僵局。

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充电桩安装齐整,电动自行车摆放有序,小区居民按需充电;地下车库灯光明亮,车辆通行顺畅。眼前这幅和谐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个嵊州的小区曾因停车管理问题陷入二十多户业主联合拒缴物业费的僵局。

“现在停车、充电都方便多了,多亏了你们!”业主老林握着前来回访的嵊州法院立案庭庭长罗荣敏和社区书记竺新锋的手,脸上是掩盖不住的笑容。而就在几个月前,同样的地点,却是另一番景象。

“地下车库内电动自行车随意停放,影响车辆通行,物业永远是‘等会儿通知业主挪走’。”“充电桩要么接触不良,要么电线裸露,太危险了!”今年5月,在社区调解室内,业主代表们围着竺新锋倾诉苦恼。

另一边,物业经理老张也倍感压力:“其他已经交纳物业费的业主对于改造地库的经费有疑虑,坚持全体交纳后才同意改造,物业也很为难。如果一直这样,我们只能走法律程序起诉了!”

面对积郁已久的“硬疙瘩”,竺新锋决定带着问题参加嵊州法院每月召开的物业领域专题“民情恳谈会”。

会上,法院干警、物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员、竺新锋在内的10名村社书记、物业协会秘书长齐聚一堂,竺新锋将该小区面临的困境全盘转述。

通过与会调解员提意见、村社书记谈想法、法院干警顺法理,一个先行安抚业主情绪,并由社区共享法庭联系法官罗荣敏负责指导调解的解决方案在恳谈会中形成。

会后,罗荣敏与竺新锋对小区进行了实地勘察。正如业主代表描述的那样,车位过道上电动自行车停放杂乱,充电区域灯光昏暗,电线随地堆放。

于是二人将问题突出区域进行拍照,并分头走访部分小区业主、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等了解具体情况、倾听诉求。在深入了解矛盾根源后,一个清晰的调解方案逐渐成形。

罗荣敏向小区业主询问地下车库具体情况。

调解当天,竺新锋将业主代表与物业经理约至社区服务中心调解室内,并邀请罗荣敏一同参与指导。

看着眼前憋着一股劲互不理睬的业主代表和物业经理,竺新锋率先打破僵局:“今天罗法官来帮我们一块儿解决问题,大家都听我们说一句。”

“安全是天大的事,地库充电桩区域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必须整改。”罗荣敏一边说着一边展示地库照片,耐心向物业经理释明法律责任和义务。

听着法官的话,张经理的态度也逐渐从抵触转为缓和:“罗法官,我们不是不想改,实在是左右为难!”

“我相信,只要物业服务到位,让业主满意,大家是愿意主动缴费的,关键在于沟通和信任。”竺新锋站在情理角度,对业主代表的情绪进行精准“灭火”。

见双方态度有所松动,竺新锋趁热打铁,将先前与罗荣敏商量得出的方案摆上台面:“张经理,有业主反映非机动车前往地库充电不方便也不是很安全,容易产生刮擦,如果将充电桩从地库移到地面指定区域,你们觉得怎么样?”

提议立刻得到双方积极响应。“这和之前我们想的方案一样,我们同意!”“移到地面更安全方便,物业这边没问题!”

最终,一个“双赢”的调解方案落地:物业先行垫资改造,业主限期补缴费用,未来充电收益反哺小区维护。

“今天有法官作见证,我们放心,就按竺书记说的办。”业主代表们的态度悄然转变,老林主动承诺带头缴费,并协助做通其他业主工作。

罗荣敏、竺新锋在社区服务中心开展调解。

施工队进入小区动工那天,罗荣敏与竺新锋再次前往小区,张经理正在工地巡逻,附近围观施工的业主们连连称好。张经理兴奋地告知:“今天一早就有不少业主结清了费用!”

从对立到对话,从僵持到共赢,该小区的转变生动展现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价值。这一转变的背后,正是得益于嵊州法院积极践行“司法民情日记”工作机制,在依托“民情恳谈会”等载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针对物业纠纷易发、多发的特点,借助村社书记解纷团力量,实现“简单纠纷社区书记自主调、复杂矛盾法官专业指导解”。

截至目前,嵊州法院已累计前端调处物业纠纷700余起,推动纠纷受理数量实现连续四年稳步下降,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化解于萌芽”。


转自:浙江天平

来源: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