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顺丰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转运中心正式投用。两年后,以鄂州枢纽为原点,在顺丰构建的全球网络中,通过顺丰提供的国际快递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正以“中国速度”出海走向世界。
今天跟大家聊一个很“提气”的话题——
两年前,顺丰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转运中心正式投用。两年后,以鄂州枢纽为原点,在顺丰构建的全球网络中,通过顺丰提供的国际快递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正以“中国速度”出海走向世界。
依托鄂州枢纽核心地位及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优势,顺丰正在打造一条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持续推动中国物流行业的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
从规则制定者到科技驱动者,从本土运营到全球布局——顺丰的国际服务能力提升之路,正是中国快递企业全球化的缩影。
01
鄂州枢纽
快、全、新,面面俱到
要聊顺丰的国际服务能力,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必然是最先提起的话题。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专业航空货运机场,承载着顺丰“亚洲唯一、全球覆盖”的国际战略核心。作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内最大的单体建筑,顺丰转运中心既是顺丰全球核心航空货运枢纽,也是顺丰全球物流网络的核心节点。
从半年报中披露的信息看,顺丰鄂州枢纽正在构建的“轴辐式空网+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体系已悄然成型,主要体现在“快”“全”“新”三方面。
一是“快”,即“空空中转”快捷转运。2025年上半年,顺丰持续加密全球航空干线,全货机国际航班超过6800架次,同比增长84%。特别是在亚太区域,顺丰构建了一张高密度航空网络。亚太区域航网密度位居行业前列,高峰期全货机单周航班可达192班。
针对鄂州枢纽对其国际服务时效的提升,顺丰国际快递电商产品负责人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一个相对量化的答案:
鄂州枢纽极大提升了国际转运效率,将中国至全球主要城市的平均运输时间缩短约半天到一天,真正实现“一夜达全国,隔日连全球”。
二是“全”,即全能型国际货站高效运营。顺丰鄂州枢纽转运中心具备分拣、冷运、国际货站等综合体功能,建有普货、危险品、冷运综合全功能处理货站、开放型基地货站,具备为顺丰自营、合作伙伴及外航服务能力,全面覆盖快递、快运、冷链、医药等高附加值货物,支持国内国际双向分拨,串联全国80余个城市及国际航线,实现货物高效集散。
全长52公里的智能分拣线,每小时处理峰值达28万件。14条海关智能查验线配合全自动分拣系统,高效通关发运国际快件。2025年上半年,顺丰鄂州枢纽国际货运吞吐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超100%。正因全能高效,鄂州枢纽目前已吸引多家3C、高端及智能制造、冷链医药头部企业落户,长远发展目标是打造成全球供应链中心及高端加工流通中心。
三是“新”,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正式启用。4月30日,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正式启用,首票“9610”跨境电商业务顺利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顺丰在鄂州枢纽创新了电商简易申报模式,在“9610”“简化申报,汇总统计”通关模式下,将跨境电商监管场所和航空货站整合集约在同一区域,使跨境电商货物在同一个场所完成清关、查验、放行。同时,顺丰设计的“智能卡口-自动分拣-智慧安检-数智通关-全球交运”的跨境物流全链条流程将货物申报效率提升30%以上,申报税号从10位简化为4至6位,通关成本降低30%以上。
02
国际供应链
仓、运、关,样样精通
在老鬼看来,相比“快”和“全”,“新”更值得关注。
“快”背后是不断加密的国际航空网络;
“全”背后是不断提升的国际货物处理能力。这些更多象征着顺丰基础设施运营水平的“硬”提升。
“新”,背后是顺丰锚定国际供应链服务市场,服务国内外企业,提供时效稳定、可靠安全的物流服务和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软”提升。
国际供应链服务拼什么?三个字,“仓”“运”“关”,即仓储、运输和清关。国际供应链服务链条长、环节多,供应商的仓储和运输资源越丰富、能力越稳定,服务质量就越高。
先说仓储能力。顺丰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其整合自营及合作仓库资源,海外仓储资源面积超250万平方米,其中亚太区域超210万平方米,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尼、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主要国家,已有超过60%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使用了顺丰国际服务,提供国际头程、海外仓配、本地尾程及个性化增值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再说运输能力。主要分为“空海陆铁”四方面,即空运、海运、陆运和铁路运输。顺丰现在达到什么水平?老鬼特意咨询了内部人士,答案是“亚洲领跑、全球领先”。
空运是重头戏,截至 2025 年 6 月底,顺丰在鄂州货运枢纽累计开通国内航线 59 条、国际航线 19 条。
海运方面,顺丰与马士基、中远海、地中海航运等全球头部船司建立合作,在全球货代海运50强排第9位。
陆运和铁路运输方面,顺丰打造了根植亚洲、连接欧陆的联运网络,提供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和中国至东南亚卡航。
最后说清关能力。清关是国际供应链服务的最大难点之一,也是跨境电商卖家的最大痛点之一。顺丰在此投入了大量资源。
顺丰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在比利时列日建成欧洲首个自营关务口岸,并在鄂州枢纽推行跨境电商简易申报清关模式。目前,顺丰通过自营或代理合作等模式在全球79个口岸提供清关服务。其中,国内持有10个AEO高级认证资质牌照,海外13个口岸具备自营清关能力,有效提升快件通关效率。
03
“造船出海”
痛点、难点、要点,点点“切中”
关于顺丰国际服务能力的话题,老鬼之前和大家聊过多次。这次看完半年报,感觉在全球贸易环境更多变复杂的大背景下,顺丰国际业务战略更清晰,执行更务实,主打三个“切中”。下面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说这三个“切中”。
一是“切中”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用户和电商卖家用户关注的痛点。
无论是“快”“全”“新”,还是“仓”“运”“关”,都切中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用户和电商卖家用户在实际运营中的痛点。以清关为例,4月30日,顺丰在中国(鄂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正式启用首日即实现启动即通关,既彰显其一贯的务实高效,也是对强调时效的这两类用户群体的最好宣传。
顺丰在国际市场有哪些优势?曾在国际快递企业工作过的朋友告诉老鬼,立足中国、面向国际是顺丰的最大优势。对前面两类用户来说,顺丰既熟悉中国市场,又在国际市场极具性价比,是合作的上佳之选。
二是“切中”国内快递行业“反内卷”的难点。
近年来,中国快递业以年均30%的增速狂奔,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但繁荣背后,“价格战”却让行业陷入“内卷”泥潭。近日,在邮政管理部门倡导下,多地快递行业协会联合发声,呼吁“反内卷”,推动行业从“低价换量”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广东、浙江等多个“主产区”率先上调快递价格。
说实话,快递行业“反内卷”,难在不仅需要“节流”,更需要“开源”,即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和丰富收入来源。与在国内市场降本增效上锱铢必较相比,国际市场价值和利润空间相对更大。在“开源”上,不断提升国际服务能力的顺丰为行业打了个“好样”。
三是“切中”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从这句政策表述,大家可以看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国家发展有多重要。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由中国企业自主掌握、自主运营的高水平国际供应链和物流基础设施。如此看来,顺丰依托鄂州枢纽的轴心辐射能力,持续加密全球航空网络、升级清关能力、拓展海外仓储布局,既有利于企业和行业发展,也有利于国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可谓一举多得。
来源:驿站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