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以传播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乡土文化、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三农”短视频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路径。然而,伴随其热度高涨,跟风模仿、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身处信息时代,“三农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中,以传播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乡土文化、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三农”短视频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路径。然而,伴随其热度高涨,跟风模仿、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身处信息时代,“三农”短视频如何把握发展契机,以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感染力提升公众的信任与喜爱,成为短视频平台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完善平台监管,建立长效运营方案。平台应建立“三农”短视频创作者身份审核机制和实名认证制度,要求短视频创作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成长背景,以确保“三农”短视频内容创作基于事实。建立健全内容筛选机制,提高“三农”短视频创作门槛,从内容质量、价值导向、创新思维等角度出发进行内容筛查,对不符合规定的短视频及时剔除并予以警告、下架、封号等处罚,以确保“三农”短视频的内容质量和价值导向。完善内容奖赏机制,从农业知识科普、“三农”政策解读、农文旅融合发展等相关内容的短视频中进行评选,并对获选的创作主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以带动更多有思想、有深度的短视频人才入驻平台。为有资质、有实力的“三农”专家、学者开设权威账号,并给予适当的流量扶持,鼓励其结合专业所学参与短视频内容创作。同时,拓宽监督举报渠道,鼓励用户对违规、低俗内容进行举报、投诉,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短视频内容生态。
强化素养培育,让农民讲好“三农”故事。宣传推介“三农”工作,让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家乡的新农人成为故事主讲人,提升“三农”短视频的公信力、认可度、赞许度。一是政府应充分发挥组织引领和协调联动作用,联合地方院校、社会机构为农民提供视频剪辑、账号运营、内容策划等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其视频制作水平。同时设立专门的扶持资金,鼓励农民参与短视频内容创作并组建专门的直播基地,为农民参与直播带货、内容策划等搭建平台,激发其创作意愿。二是积极挖掘有潜力、有故事的农民、大学生、村干部等参与短视频内容创作,同时在线上培训、流量扶持、团队搭建、实地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农民掌握内容策划、产品展示、市场营销、在线直播等短视频制作技巧与策略,助力新农人数字素养的提升。
拓宽创作思路,多角度展现乡村风貌。鼓励“三农”短视频创作者以当地特有的历史风貌、饮食服饰、习俗等为切入点进行内容创作,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展开讲解,以非遗技艺、非遗戏曲等为切入点讲好非遗故事,展现乡村生活的人文魅力;以“短视频+农产品”“短视频+文旅”“短视频+非遗技艺”等特色乡土品牌直播为手段,用乡愁、乡情唤起乡土情怀,助力乡村土特产加速流通。另外,爆款“三农”短视频常以质朴、纯粹、简单、真实而大受欢迎。对标爆款“三农”短视频,新农人可积极把握“土味”流行趋势,增强创作自信,秉持原生态处理手段,坚持创作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呈现方式新颖的“三农”短视频,以此传递乡村生活的美好。
强化技术赋能,提升短视频制作质量。网络通信、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对提升“三农”短视频的制作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利用其高速率、低延迟等技术特性开展“三农”短视频直播互动,能让更多人走进乡村生活,了解“三农”品牌故事。人工智能的应用对提高内容创作效率、实现精准内容推送具有重要意义。“三农”短视频创作主体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选题策划,助力“三农”短视频实现高效高质产出。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赋能对于助力“三农”短视频精细化运营、分众式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作主体可依托新兴技术实现对优质短视频作品的系统分析,继而结合受众的实际需求、内容要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创作,从而为创作更为优质、内涵丰富、立意深刻的短视频作品提供支持。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优质“三农”短视频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讲好乡村故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当前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提升其内容质量、优化传播运营、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就能充分发挥其赋能作用,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文化繁荣、人才汇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乡村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农产品网红营销策略研究》〈24C0739〉的成果)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