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至,太阳北行的极致。盛夏来临,扇子傍身,呼风驱燥,赶虫拍蚊。古往今来,一把小小的扇子不仅是招风取凉的工具,更是意蕴甚丰的文化器物。
时间的长河悠悠流转
许多物什完成使命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但还有这样一些
祖先的原创老物
我们对它们
经常熟视无睹
却始终相依相伴
它们经过数千年岁月洗礼
仍历久弥新
仿若时光与智慧凝结而成的
一颗颗文化琥珀
夏至,太阳北行的极致。盛夏来临,扇子傍身,呼风驱燥,赶虫拍蚊。古往今来,一把小小的扇子不仅是招风取凉的工具,更是意蕴甚丰的文化器物。
中国何时产生了扇子?早期的扇子具体是什么样子?这都已无实物可考。据沈从文先生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大量出现之后。在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竹扇实物,是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古墓出土的短柄竹扇,又被称作便面。竹扇呈厨刀形状,扇柄长37厘米、扇面宽25厘米,用精细的竹篾编成。考古专家鉴定,竹扇产生于春秋晚期,这是我国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类实物证据,也被称为“中华第一扇”。
“五明扇”“雉尾扇”“翣”等见诸文献的早期扇子,都是与帝王、首领相关联的“仪仗”之物。据记载,扇子作为纳凉工具,从战国晚期到两汉才开始流行。虽然文献中的实用之扇出现较迟,但并不能就此断定它的产生晚于礼仪之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扇子多为羽毛制成,是名副其实的“羽扇”。“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以轻摇羽扇,不一定是因为天热。隋唐时,团扇渐成主流。竹木为架,扇柄为轴,左右对称的团扇似满月,扇面配以素白色的绢、罗、纱、绫,是古代女子最钟意的饰物。宋元时期,折扇出现。一般认为,折扇是宋初从日本、高丽传入的,因为其携带方便,故而形成潮流。折扇盛行于明代,皇帝下召命宫内工匠仿制高丽扇,吸取外来工艺制作,促进国内扇子发展。清代沿袭,当然,在材料、工艺上有较大改进。
中国扇子曾流传到日本、欧美等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扇子生产以及宫廷礼仪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数千年间,扇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拂暑纳凉的“密友”到文人雅士的“玩伴”,再到文学作品、书画收藏、舞台道具……扇子的身影随处可见。中国制扇技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谷雨涉足传统手工艺领域,创建集传播、设计转化、销售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转化平台,链接设计、品牌、销售渠道、媒体平台、学院等社会力量,赋能传统手工艺,构建传统手工艺活化的生态体系,专注于传统手工艺再生,并使其回归当下生活。历时 5 年,行程 12 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 17 个省,无偿拍摄传统手艺人 500多位。
赏未一气一物 | 参与机构
创作参与:
CDS中国设计师沙龙、中国女设计师沙龙WDS、郑州市平面艺术设计协会、西安市平面设计协会、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武汉九一创作协会、 视觉联盟、 大连平面设计师协会、 黑龙江观外设计联盟、吉林省平面设计协会、市外山西设计师俱乐部、杭州设计师沙龙、郴州设计师沙龙、 中韩设计师协会、台湾海报设计协会、 徽平面设计师联盟、绝对贵州创意设计联盟、内蒙古设计师沙龙、浙江海平面设计师联盟、平行计河北平面设计联盟、上海设计师俱乐部、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福建平面设计协会FGDA-福州、福建平面设计协会、佛山设计师俱乐部、山西平面设计学会、沈阳创意设计中心、亚洲中韩设计协会、广州平面设计师联盟、汕头平面设计俱乐部、方正字库、汉仪字库、869设计学校、大连平面设计联盟、奉天设计师沙龙、HGDA湖南平面设计师联盟
参与院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石家庄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西安邮电大学数字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院、山西传媒学院、869大连设计学校 、鲸艺设计学院、江西宜春学院、廊坊师范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创意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
学术合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源流运动”平台
支持机构: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字魔营、COLORPLAN + 正度纸业、MOOYEE、勐库茶叶、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角楼图书馆、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产业联盟、郴州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研发中心、HGDA湖南平面设计师联盟
支持媒体:
古田路9号、设计搜索、品牌设计研究中心、空白集、国际艺术空间、国际包装设计、坊间、非常设计师网、尖荷、Hi设计、酱爆、谷雨、设计帝国、艺心艺意、设计视角、首席视觉官、标志设计局、D9设计、纯粹设计、品牌设计视角、文旅产品创新中心、设计赛、设计郴
© 文中作品版权归赏未创作平台与原作者所有,
转载须得到允许,未经授权不得抄袭复制,侵权必究。
来源:谷雨说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