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运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黄文健解读《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增辉,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文生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存乾主持。
记者观察网山西9月25日电(杨晶)9月25日,运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秘书长黄文健解读《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增辉,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贾文生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运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存乾主持。
为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运城市政府出台了《运城市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7个方面15条措施:一是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提出加快建设中药材产业园、加快建设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药材野生抚育GAP基地等3条具体措施。二是构建中药材良种育繁推体系。包括开展道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培育扶持种子种苗企业等3条具体措施。三是支持中药材加工集群发展。包括支持中药材加工集群发展、支持中药材产地仓储库建设、加快中药材趁鲜切制发展等3条具体措施。四是强化中药材产业科技支撑。提出构建中药材产学研体系、提升中药材标准化水平等2条具体措施。五是打造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提出建设市、县、企三级检验检测平台1条具体措施。六是提升“运药七味”品牌竞争力。包括积极推进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大力宣传“运药七味”区域公用品牌等2条具体措施。七是加强金融惠农服务能力。提出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贷1条具体措施。
该《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至2028年12月31日止,适用于运城市行政区域范围,由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负责解释。
近年来,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把中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明确要求“十五五”发展期间,要在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等产业前端既巩固“量”的优势,更实现“质”的提升;2025年运城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中草药等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走向大市场。
运城市地处北纬35度,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山川形胜,河流纵横,丘陵起伏,盆地沃野,是多种中药材的道地产区。山西省共有各类中药材1788种,其中运城市分布1264种。
运城市中药材播种面积76.11万亩,总产量37.13万吨,占山西省总产量的51.9%,产值56.3亿元,占运城市农业总产值的9.3%。此外,还有野生中药材抚育面积30万亩,产量4万吨。初步形成稷王山、峨眉岭、中条山前沿丘陵、汾河沿岸、黄河沿岸五大优势种植区域。
主栽品种12个:黄芩、柴胡、连翘、菊花、远志、地黄、山楂、山药、丹参、槐米、瓜蒌、半夏等。形成了新绛、闻喜的远志和黄芩,万荣的丹参和柴胡,芮城的菊花,绛县的山楂和连翘,稷山的瓜蒌和柴胡,永济的山药,平陆的百合等区域特色化种植格局。
运城市中药材种植道地性状突出。远志、黄芩、柴胡、菊花四大优势种植品种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40%,25%和17%。创建了“新绛远志”“七里坡山楂”“芮城菊花”“绛县黄芩”“绛县山楂”“绛县连翘”“稷山柴胡”“杜马百合”等一批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
运城市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企业115个,专业合作社455个。其中,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33家,拥有亚宝药业、华康药业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德济药业、峨嵋岭中药材、荣利发中药材等7家省级龙头企业。
近年来,运城市建设了闻喜薛店镇、万荣西村乡、新绛阳王镇、绛县郝庄乡、稷山太阳乡、芮城学张乡6个万亩连片中药材产业示范园,打造了20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该市德济药业有限公司12000亩连翘基地是山西省第4家中药材GAP认证基地。
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等8部门,遴选出黄芩、柴胡、远志、连翘、山楂、菊花、丹参作为运城市中药材的代表,打造“运药七味”品牌。
来源:记者观察杂志